基于微生物组学和代谢组学探讨罗伊氏乳杆菌对强直性脊柱炎模型小鼠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m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慢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累及患者的骶髂关节和中轴脊柱。AS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至今都无有效的根治方法。有研究表明AS的发病和疾病进程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肠道菌群的紊乱可能诱导或者促进了 AS的发生发展。因而通过靶向调控肠道菌群,恢复肠道菌群的平衡,有望为AS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是一种乳酸杆菌类的益生菌。有研究表明罗伊氏乳杆菌能对宿主产生多种有益的功效,如平衡肠道的PH值促进肠道内菌群平衡、调节宿主免疫反应、促进肠道粘膜完整性、减少细菌易位等。尽管有研究表明罗伊氏乳杆菌对一些免疫性疾病有治疗作用,但目前罗伊氏乳杆菌对AS的作用尚无报道。研究目的探讨罗伊氏乳杆菌可否通过调控肠道菌群来抑制AS的进展并阐明其潜在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采用蛋白聚糖(PG)免疫方法构建AS模型小鼠。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PG模型组及罗伊氏乳杆菌治疗组。罗伊氏乳杆菌组于PG诱导后的第十周开始给予罗伊氏乳杆菌株100-23连续治疗4周,整个实验历时14周。对照组及模型组治疗期间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通过测量外周关节指数,外周关节及椎间关节病理学评分来评估各组小鼠病情严重程度。检测回肠形态学改变,肠道通透性及肠道紧密连接蛋白表达来评估各组小鼠肠道屏障功能。ELISA法检测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6、IL-17A和IL-23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肠道中Ahr、Stat1及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水平。通过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各组肠道菌群的组成及差异。运用UPLC-MS/MS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各组小鼠血清代谢物质的组成及差异。研究结果罗伊氏乳杆菌显著减轻了 AS小鼠外周关节及脊柱的破坏。同时罗伊氏乳杆菌显著降低了 AS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6、IL-1 7A和IL-23的水平。罗伊氏乳杆菌能抑制AS小鼠回肠组织学改变、提高肠道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ZO-1表达、降低肠道通透性,并且通过激活芳香烃受体(AhR)及Stat1蛋白抑制NF-κB炎症信号通路激活。通过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发现AS小鼠肠道菌存在紊乱现象。与对照组相比,PG组小鼠肠道菌群在门水平上厚壁菌门占的比例升高、拟杆菌门比例降低,拟杆菌门/厚壁菌门比值降低。在属水平上,PG组中拟普雷沃菌属(Alloprevotella)、巴恩斯氏菌属(Barnesiella)及真杆菌属(Eubacterium)丰度显著上升显著降低,而短螺体属(Brachyspira)、副杆状菌属(Parabacteroides)和理研菌属(Rikenella)显著升高。经罗伊氏乳杆菌治疗后,AS小鼠在门水平上厚壁菌门占的比例降低、拟杆菌门比例升高,拟杆菌门/厚壁菌门比值升高。在属水平上罗伊氏乳杆菌组拟普雷沃菌属、巴恩斯氏菌属及真杆菌属丰度显著上升,且短螺旋体属和副杆状菌属丰度降低。说明罗伊乳杆菌可重塑AS小鼠的肠道菌群。通过UPLC-MS/MS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PG组与对照组相比一共鉴定出来28个差异性代谢产物。罗伊氏乳杆菌组与PG组相比一共鉴定出来16个差异性代谢产物。与对照组比较,PG组中马来酸(Maleic acid)、D-苹果酸(D-Malic acid)、苯酚硫酸(Phenol sulphate)、顺乌头酸(CIS-ACONITATE)、柠檬酸(CITRIC ACID)、3-吲哚硫酸酚(3-INDOXYL SULFATE)、4-羟甲香豆素(4-Methylumbelliferone)及 2,4-Dihydroxyacetophenone 5-sulfate含量显著降低。经罗伊氏乳杆菌治疗后,上述这些代谢物质含量显著上升。同时与对照组比较,PG组中邪蒿素、Lyso PS 18:0含量显著升高,经罗伊氏乳杆菌治疗后,上述这些代谢物质含量显著降低,说明罗伊乳杆菌可以改善AS小鼠的代谢紊乱。研究结论罗伊氏乳杆菌可抑制AS模型小鼠疾病的进展,其机制与重塑AS小鼠肠道菌群、改善宿主代谢紊乱及抑制机体免疫反应有关。罗伊氏乳杆菌可能是一种治疗AS的新方法。本研究为靶向调控肠道菌群治疗AS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及目的我们前期的研究阐明,CB2(大麻素受体2)在促进肾脏纤维化的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还成功研发了一种新的CB2高选择性反向激动剂XL-001,可以有效抑制肾脏损伤后的炎症反应并且缓解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使CB2成为临床应用中未来可期的一个的新的治疗靶点。然而关于CB2如何介导肾脏损伤并加重纤维化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所以我们在本课题中系统地对该分子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方法我
学位
硬质合金与钢的连接可以实现高硬度、高强韧的理想结合,从而极大地拓展硬质合金的应用领域和应用范围。常用的连接方法主要有机械固定和焊接等方法,其中焊接方法因具有连接强度高、稳定性好和服役寿命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焊接中基于热源类型形成了多种焊接技术,各种焊接技术可获得相应的接头组织和性能以适用于不同要求。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关于硬质合金与钢焊接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钎焊、扩散焊、电弧焊、高能束焊、复
期刊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血浆铜、锌元素在免疫、炎症以及氧化应激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其中锌元素是两百多种金属蛋白的组成部分,具有酶学,结构蛋白以及激素作用。铜元素则与机体自由基防御、细胞呼吸、神经细胞的生长发育以及血管生成方面密切相关。二者在人体的吸收、贮存、分布、转运都受到神经体液方面的精密调控,一旦出现异常则可能提示疾病发生。高血压在我国的发病逐年上升,其并发症如脑卒中、慢性肾脏病(Chronic
学位
研究背景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死亡率最高的慢性病,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为各种心血管疾病的最终表现形式且逆转困难,所以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消除症状、降低恶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心血管医生治疗与努力方向。虽然导致心衰机制并未完全阐明,但目前主流观点认为,心室重构(ventricular remodeling)为心力衰竭发生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作为高耗能器官,心室
学位
研究背景与目的糖尿病(Diabetic mellitus,DM)作为一种全身性代谢性疾病,现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DM最常见且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近几年患病率持续升高,但治疗效果欠佳。Klotho蛋白在DKD患者血清中明显下调,且与肾功能的下降明显相关,补充Klotho能够有效改善小鼠DKD,但因Kl
学位
研究背景:线粒体质量控制对心肌肥厚的发生发展至关重要,研究表明PINK 1(PTEN-induced putative kinase 1)参与线粒体质量控制。PINK1在正常线粒体中迅速降解,但在受损的线粒体中积累并启动线粒体自噬降解受损的线粒体,然而,PINK1对AngⅡ诱导的心肌肥厚的影响未得到验证,以及PINK1参与调节的线粒体自噬在心肌肥厚中的最终效应尚不明确。目的:在AngⅡ诱导的小鼠心
学位
骨重建实质就是新骨代替旧骨的过程,它是由骨吸收与骨形成两部分组成的动态过程。一般来讲,首先是破骨细胞释放酸及酶去溶解那些旧骨或者不规则骨(骨吸收),然后成骨细胞粘附到骨吸收表面同时分泌细胞外基质矿化,最终分化为骨细胞,形成新骨(骨形成)。其中参与的主要细胞有成骨细胞、骨细胞及破骨细胞。骨髓腔有两种干细胞,分别是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与造血干细胞(HSCs),成骨细胞与骨细胞是由BMSCs分化而
学位
研究背景及目的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生命健康。乏氧与肝癌的恶性进展及患者差的预后相关。乏氧可促血管生成、加速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转移等过程,并增加了肿瘤细胞的放化疗抵抗。肝癌细胞在乏氧状态或药物作用下会诱导多种基因异常表达,而这些异常表达的基因与肝癌的进展密切相关,筛选并鉴定其中的关键基因,有望为肝癌的
学位
据中国肿瘤管理中心统计的相关数据得知,近年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攀升,目前恶性肿瘤的治疗仍任重道远。恶性肿瘤的传统治疗方式为手术、放疗和化疗。近年来,新兴的肿瘤免疫疗法蓬勃发展。这种疗法不仅能有效清除肿瘤,而且还避免了对机体的损伤,因此近年来备受关注。在众多免疫疗法中,肿瘤疫苗极具潜力,是治疗肿瘤的优质选择。前期工作中我们通过mRNA芯片技术检测4个白血病患者的骨髓标本和4个健康志愿者骨
学位
目的:应用高通量芯片技术建立胎儿生长受限(FGR)胎盘环状RNA表达谱,筛选出2个在FGR中显著差异表达、功能未知的环状RNA,circ-0081343和circ-0000848,分析其与FGR的相关性,拟从circRNA这个新视角阐明FGR的发病机制,为胎儿生长受限的早期诊断及病理机制提供新的生物学标志物/。方法:1.对3例FGR胎盘组织和3例正常对照胎盘组织进行环状RNA芯片检测,立胎儿生长受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