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E 802.16无线城域网安全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woicq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EEE 802.16无线城域作为未来无线接入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备受各界广泛关注。然而,安全问题一直制约着其进一步的推广与发展。本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IEEE 802.16无线城域网包括密钥管理(PKM)协议、加密算法和认证体系等在内的整体安全机制,剖析了其安全协议的工作原理与设计思想,指出了其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和可能存在的攻击,进而对安全协议做了相应的改进。 本文利用BAN逻辑对IEEE 802.16的PKM协议进行的形式化分析表明协议中存在单向认证的漏洞。即,基站对用户站进行身份认证,但用户站对基站没有进行身份认证,攻击者可能利用中间人攻击手段对此进行攻击。为此,本文引入双向认证机制,对此进行了相应的完善。在引入双向认证的同时,论文提出由基站和用户站双方共同产生授权密钥的方案,从而改变了单纯由基站一方产生、分发授权密钥的方式,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能。 PGP信任模型是一个分布式的信任模型,此模型中每个用户既是证书的拥有者也是证书的签发者,用户之间通过相互签名最终组成一张信任网。本论文在借鉴PGP信任模型的同时,拓广PGP的信任策略,在此基础之上,利用PGP信任模型修正了Mesh模式中节点之间的信任关系及建立连接过程,分析表明新的认证机制要比原机制优越许多。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在享受其丰富内容与便捷服务的同时,还面临着严峻的网络安全问题。为构建安全的网络环境,防止各种网络黑产事件,生物识别技术在革新着旧有的简单身份验证模
多Agent协作是求解复杂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而在多Agent协作过程中Agent如何组合是问题的关键。本文通过研究Agent的关系入手,基于动态模糊关系(Dynamic Fuzzy Relation,DFR)建
本文通过对MPEG-4技术的分析,采用面向对象内容的思想对视音频实时传输进行了研究,涉及编解码、同步、交互机制和传输,重点研究和分析了MPEG-4标准的系统部分(ISO/IEC 14496-1)和
本论文以面向对象分析设计为核心思想,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务管理系统出发,以建立数据访问模型为手段去建立与面向对象程序无缝连接的数据模型,并总结一种分布式应用系统的数据
软件测试是软件工程中的一个阶段,是保证软件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随着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技术的广泛应用和软件测试自动化的要求,特别是基于UML的软件开发技术的逐渐普及,基于UML
本课题在综合考虑水平井完井方式和井筒流动影响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复杂的水平井完井耦合模型,并设计编写相应的数值模拟程序求解模型,对模型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这些研究成果
TCP协议最初是为有线网络而设计的,因此运行在有线网络上性能良好。但是目前随着无线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从有线网络发展成为有线链路与无线信道共存的异构网络。当TCP协议
在P2P系统的实际运行中,用户的不合作行为一直是威胁P2P应用系统十分显著的问题,并且成为近几年P2P计算研究的热点之一。在基于节点合作所构建起来的P2P应用系统中,用户认为无私
保险公司经过十多年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建设已经具备了较完善的业务及其支撑系统,并积累了海量业务数据。但是,这些数据分散在多个独立系统中,信息分散、不共享,数据的完整性、一
汉语自动分词是中文信息处理领域的基础课题,而且也是进行其它中文信息处理的前提,它有三个主要难点分别是分词规范,歧义字段切分和未登录词,国内外许多研究人员在这一领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