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与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lien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状谱、睡眠质量、精神心理与生活质量调查目的:调查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并探讨精神心理因素及睡眠质量对FD患者的影响。方法:根据罗马Ⅲ标准纳入269例FD患者,填写症状问卷调查表、睡眠质量评定量表、精神心理状态评定量表、SF-36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表。结果:FD患者中约44%认为餐后饱胀不适症状最为明显,次之为暖气(22%);1/3的患者存在睡眠障碍,并且PDS+EPS组睡眠质量异常比例高于单纯PDS组(45.2%vs20.7%p=0.044),上腹部灼感可影响FD患者的睡眠质量;PDS+EPS组焦虑评分异常比例较PDS组增高;PDS+EPS组在身体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状况、生理健康总评方面差于单纯PDS组。结论:PDS+EPS组患者在睡眠、精神心理以及生活质量方面较单纯PDS组差。第二部分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症状与全胃和近端胃排空功能的关系目的:探讨消化不良症状与全胃及近端胃固体排空功能的关系。方法:根据罗马Ⅲ标准纳入93例FD患者,同时招募28名健康志愿者(Health Subject HS)。所有受试者给予99Tc标记的固体试餐,用SPECT探头采集感兴趣区图像,计算全胃及近端胃半排时间。FD患者填写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问卷。结果:44例(47.3%)FD患者存在全胃排空延迟,43例(46.2%)存在近端胃排空延迟。在全胃排空正常组和延迟组之间,各消化不良症状的发生率均未显示统计学差异。在近端胃排空延迟组,恶心(22/43vs11/50,p=0.003)及嗳气(40/43vs39/50,p=0.043)症状的发生率高于近端胃排空正常组。Logistic回归进一步探讨消化不良症状与近端胃排空的关系,结果示仅有恶心症状(OR=4.951;95%CI,1.321-18.558;p=0.018)与近端胃排空延迟有关。结论:约50%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存在全胃或近端胃排空延缓,并且恶心症状与近端胃排空延缓有关。第三部分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和近端胃敏感性、容受性、顺应性的关系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与近端胃敏感性、容受性及顺应性的关系。方法:记录32例HS和59例FD患者的基本人口学特征和消化不良症状,患者空腹行电子恒压器检查,将前端带有气囊的双腔聚乙烯导管经口插入受试者胃内,给予等压扩张,检测指标包括近端胃敏感性、容受性及顺应性;同样,所有受试者第二天空腹行胃排空功能检查,利用SPECT测定胃的固体排空功能,得出全胃排空标准曲线并计算全胃半排时间。结果:44.07%的FD患者存在内脏敏感性增加,内脏敏感性正常组和增加组之间胃半排时间无差异。内脏敏感性增加的患者上腹痛症状发生率高于内脏敏感性正常的患者(P<0.01);上腹痛症状是内脏敏感性增加的相关因素(OR=4.430,95%CI,1.345-14.590,P<0.05)。37.29%的FD患者存在近端胃容受性减低,容受性正常组和减低组胃半排时间无差异;近端胃容受性减低的患者早饱症状的发生率高于近端胃容受性正常的患者(P<0.05);早饱症状是近端胃容受性减低的独立相关因素(OR=3.231,95%CI,1.075-9.706,P<0.05)。54.24%的FD患者存在顺应性减低,顺应性正常组和减低组之间胃半排时间及消化不良症状的发生率均未显示差异。结论:FD患者的症状与近端胃功能障碍有关,上腹痛症状提示内脏敏感性增加,早饱症状提示近端胃容受性减低。第四部分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餐后迷走神经功能障碍与胃排空延缓的关系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迷走神经功能与胃排空的关系。方法:利用HRV功率谱分析分别检测FD患者餐前30min及餐后30min的自主神经功能;利用SPECT对53例FD患者和28例HS行胃排空功能检查;FD患者填写消化不良症状量表。结果:FD患者中全胃及近端胃排空延迟分别占47.2%和50.9%。与近端胃排空正常的FD患者相比,近端胃排空延缓的FD患者餐后迷走成分减低(p=0.007),交感/迷走比值升高(p=0.004)。在基线状态及进餐后,自主神经功能参数在全胃排空正常组和延缓组之间均未显示统计学差异。结论:约50%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存在全胃或近端胃排空延缓,餐后迷走神经功率减低导致交感迷走比例失衡是近端胃排空延缓的重要机制。第五部分进餐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强度在进餐前后随时间的变化,并探讨症状加重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所有受试者摄入99mTc标记的标准试餐后,通过SPECT检查获得全胃半排时间,并记录消化不良症状强度进餐前后随时间的变化;恒压器检测近端胃的敏感性及顺应性。结果: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餐后饱胀不适和腹胀症状强度评分在进餐后即刻升高,并且持续至检查结束(4小时)时;上腹痛及嗳气症状强度在进餐后30min较进餐前升高,在检查结束时回落至餐前水平;恶心及烧灼感进餐后症状强度与餐前无明显变化。症状达高峰的时间以餐后饱胀不适为最早,上腹痛及烧灼感最晚。64.41%的FD患者存在进餐诱发或加重消化不良症状,并且该组患者体重减轻明显。症状与进餐相关组FD患者其餐后饱胀不适(41.59±16.03vs20.76±11.52,p<0.01)和上腹胀气症状(45.27±14.09vs29.33±11.94,p<0.01)强度评分较进餐无关组患者明显升高。与进餐无关组患者相比,进餐相关组FD患者的内脏敏感性增高(2.75±1.55mmHg vs1.69±1.18mmHg,p=0.04),顺应性减低(58.32±18.85ml/mmHg vs45.32±20.273ml/mmHg,p=0.019),但胃的排空功能未显示统计学差异。结论:大部分FD患者消化不良症状与进餐相关,并且不同的症状随时间变化不同;进餐后症状加重组FD患者的内脏敏感性升高、顺应性减低。
其他文献
本文构建了微纳液滴在粗糙硅壁面上润湿铺展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模型,研究电场作用下纳米水液滴在粗糙形状不同、粗糙因子相同的固体壁面上的电润湿特性。首先纳米水液滴在无电
[研究目的]从细胞及分子水平,探讨中药单体槲皮素、水蛭素、桂皮醛及其复方对高糖条件培养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细胞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方法]1.从孕15天的SD胎鼠
<正>真心痛是指因劳累、寒冷、饥饿、情绪等原因所引起的心脉闭塞不通之症,临床上以心痛甚,汗出肢冷、口唇青紫为特点,西医:急性心肌梗死属此范畴。1一般护理规范①立即终止
高考关系到入学起点公平和教育资源、机会分配公平,是教育公平的重要方面。在我国独特的体制环境和文化语境中,高考已成为一个超越教育的社会密切关注的公共问题。本文从行政
第一部分:miR-21预测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进展及其它不良结果发生风险的研究。背景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是心脏手术后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导致2%的心脏术后患
<正> 1976年5月,武威市金沙乡赵家磨村林场在南滩开荒造林时发现一座砖室墓。市文管会即派人清理,出土各种随葬品30余件。同年6月地区博物馆会同市文管会对这里的墓葬作了全
<正>"职工书屋,使我们变得有追求了!""职工书屋,是提高职工素质和技能的‘贮备站’!"……这是已尝到有"职工书屋"甜头的西城区某单位职工对"职工书屋"发出的内心赞美。在北京
目的:对分别采用自体骨煮沸回植、异体冻存骨移植、成品钛支架植入及个体定制化钛下颌植入等四种不同方法修复下颌骨缺损病例的外形、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综
<正> 栾书缶是传世铜器,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栾书缶最早见于著录是1941年容庚的《商周彝器通考》一书,其时名为(?)兄缶,并云双剑够藏有照片。1957年,双剑誃刊印《商周金文录
唐文中先生(1926.1—1999.4)是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创始人之一,是第一至第五届(1985—1997年)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从教近50年,主要致力于教育基本理论、教学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