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耕地是人类生存,也是从事各类经济活动的基础,河南省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是国家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一环。当前河南省面临许多趋待解决的问题,例如资源、环境、人口、粮食等,这些问题都与耕地息息相关,随着“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区”等国家级经济建设区的设立和开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从而使得建设用地对耕地的占用不断增多,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因此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增加耕地的利用效率,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粮食安全,并且有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经济进步,维护社会稳定。目前,我国学者关于土地集约利用问题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沿海发达地区,由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不断增多,土地供需矛盾突出,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对于中部地区耕地的集约利用研究不足,特别是河南省这样较为典型的粮食大省,急需深入研究。另外,对于耕地集约利用的研究,大部分学者对耕地的集约现状以及集约程度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但是,对于研究影响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驱动因素、驱动机制的理论发展和实证分析稍显不足。本文重点关注河南省耕地集约利用问题。在总结归纳国内外研究进展和梳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首先总结了2000年到2012年河南省区域概况以及耕地集约利用概况;其次通过建立耕地集约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对河南省2000年到2012年全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和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2年18地市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测算分析;最后,利用岭回归分析方法测算了2000年到2012年影响全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驱动因素;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评价分析和影响集约水平的驱动因素分析是全文的重点内容。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由河南省2000年到2012年耕地资源现状分析得出,河南省耕地面积数量波动变化较大,整体上略有上升;人均耕地数量偏低且呈下降趋势;人均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基本省情没有改变,必须毫不动摇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河南省耕地面积变化受政策因素、土地开发整理等较为直接的因素影响较大。(2)自2000年到2012年间,在政府各项政策支持和投入水平提高等因素的影响下,全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保持稳步增长。根据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2年四个时间断面的测算结果可以看出,由于各市的经济基础和土地资源禀赋差异较大,18地市的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存在显著的差异特征。从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划分的类型来看,整体呈现北部地区集约类型优于南部地区,东部优于西部的特点,且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相对较高的类型多数分布在以郑州为中心的城市。从河南省2000到2012年耕地集约利用程度变化来看,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在不断的提升。(3)通过岭回归分析,测算出2000年至2012年影响河南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主要驱动因素有农村人均纯收入、人均GDP、农业机械总动力,城镇化率、耕地面积比重、劳均耕地面积、劳动力资源数等影响作用相对较小。因此,在提高河南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上,可以通过以上因素进行着重改善,促进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