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我们身处全球化时代,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文化隔阂的存在。西方人眼里的中国到底是什么样?西方人认识中国的途径有多种:其一,英语文学作品中对于中国及中国文化的描述,如描述中国形象的典型代表作《马可波罗》游记;其二,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其三,通过访问中国来了解中国文化。显然,前两种属于对中国的间接了解,由于文化差异和隔阂,作品及报道中难免有文化曲解和误读。而最后一种相对直接的了解只适用于小部分人,并且他们这种理解或多或少都是建立在前两种认识之上的。因此先入为主的概念难免会使他们形成一种各自的中国形象,这些形成的定型形象相互印证,相互影响,逐渐确立了西方文学作品的中国形象。因此,研究英语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对于我们了解西方人眼中已有的中国形象,以及促进有效的跨文化交际都有着理论意义(进一步理解东方主义)和实践意义。在已有的西方文学作品中,对中国形象鲜有客观公正的描述。西方的中国形象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将中国描述成蛮荒、落后、堕落、邪恶的人间炼狱,而另一类则将中国视作和平、繁荣、井然有序的乌托邦。这两种形象时起时落,时而占据、时而退出我们心目中的中心位置,任何一种形象都从未完全取代过另一种形象。它们总是共存于我们的心目中,一经周围环境的启发便会立即显现出来,毫无陈旧之感,它们还随时出现在大量文献的字里行间,每个历史时期均因循环往复的感受而变得充实和独特。本研究选取的文本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红极一时的小说詹姆士·希尔顿的《消失的地平线》,从“香格里拉”这一词的流行程度我们不难看出这部作品对英语世界中国形象的影响。笔者将以东方主义理论为出发点,进行文本的细读研究。希望通过对作者笔下各个人物的剖析和批判,探寻希尔顿对中国进行乌托邦化描述的深层原因,以促进跨文化交流和异质文化的相互理解。论文由引言、正文(共分四章)和结论组成。引言部分:首先介绍《消失的地平线》研究课题的来源,本研究课题的学术背景、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第一章对詹姆士·希尔顿及《消失的地平线》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在东方主义角度下的研究可行性进行了论述。第二章对文章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对现有“妖魔化”及“乌托邦化”的中国形象以及其东方主义的渊源进行了探究。并总结了现有西方作品中的中国形象,尤其注重对“乌托邦”形象的分析,以便为文本的细读提供参考和借鉴。第三部分是运用东方主义理论对文本进行细读和分析。通过对小说中的场景设置、环境描述以及人物性格和行为的分析体现了詹姆士?希尔顿的东方情结。四个欧洲人眼中的香格里拉不尽相同,但是都反映了作者对中国文化的向往和推崇。文章将分析四个人视角下不同的香格里拉及其产生的原因。文中体现的宁静平和的社会,是詹姆士·希尔顿对中国哲学思想的领悟,也体现了战乱时代他对西方文明的失望和对东方文明的向往。第四章分析了《消失的地平线》中描绘的中国形象的文化意义。作者对西方文明的批判和对东方文明的向往都体现在其东方情结中,希尔顿对他者的表述在现实意义上是一种自我批判和救赎。结论表明无论是妖魔化还是乌托邦化,中国形象都承载着一定的跨文化意义,在异质文化交流过程中,任何一种解读都具有深层的神话含义,值得跨文化研究者关注。《消失的地平线》中的乌托邦中国并不是中国,而是西方作者的精神救赎意义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