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译是一种交际活动,所需传达的是言语意义,译员在传达意义的过程中有时需要摆脱语言形式的差异最大程度保持言语意义的等值。一战末期,口译成为一种国际上认可的职业,随后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大量的国际组织兴起,社会急需有效的语言转换以便人们交流,由此开始了西方口译研究。经过了近50年的发展,现在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当然也面临着不少问题。然而口译研究在中国的发展仅有20多年的历史,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完善,存在研究问题不够深入、研究不够规范、理论借鉴做得不够等不足。因此,口译研究显得尤为必要。在中国,由于口译研究起步较晚且研究和发展水平较低,因此一直是在中国的译学界中常被人们忽视的薄弱环节。从20世纪70年代末口译研究萌芽到80年代初步认识和研究口译再到90年代开放型跨学科研究态势,国内学者做出了不少努力,然而其发展水平仍大大滞后于起步较早尔后发展较为成熟的西方译学界。国内从事口译研究的学者主要有刘和平、胡庚申、和盛茜、鲍刚、肖晓燕、刘件福、张吉良。学者们大多从口译理论的角度来研究,较少结合与语言学理论,有的学者也从语用学中的关联理论、合作原则等视角出发,而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域理论角度探讨的比较少见。本文选择在语域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口译释意是受到系统功能语言学家韩礼德的影响。功能语法的语域理论起源于“英国的语境主义”。人类学家Malinowski在30年代提出了“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的概念,随后语言学家Firth把语言环境纳入了研究的重点,他提出了“典型语言环境”的说法,并将语境概念发展为“语义存在于语境”的理论。此后韩礼德继承并发展了Firth的语境理论,在1964年提出“语域”这一概念,到80年代Halliday又进一步将语域解释为“与某一情景组成的语旨,语场,语式有关的语义集合”。在实际口译活动中,译员为了保持传达言语意义的准确性,除了不拘泥于形式的意义传达,还要注意译员服务对象的说话场合,言语风格和表达方式。韩礼德将语域概念定义为语言在实际使用中的变体,是三种参数的综合体现,即话语范围、话语方式和话语基调。将韩礼德的语域理论与口译研究结合起来在国内的研究中较少这也是本文研究的价值所在。为了将语域理论用于指导实际口译活动,笔者通过语料实例进行论证,文中的语料主要来自口译网提供的不同场合的会议口译文本描述。本文将口译现场语言分为三个层次或类别,第一类为非常正式的会议发言如国务院记者招待会,外交部发言等;第二类为比较正式的会议发言,如文化交流会,招商引资商务谈判等;第三类为相对不太正式的发言如外企公司普通会议发言,旅游翻译等。为了进一步说明语域理论与实际口译活动的关系,笔者最后从语场,语旨和语式三个方面结合这三种场合的口译实例来说明语域理论在实际口译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揭示了口译释意表达准确性离不开语域理论的支撑。最后本文指出了研究成果和研究局限并对口译后续研究提出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