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附子是中医临床常用的药,具有抗炎镇痛、抗肿瘤、调节免疫活性等活性,大毒,在临床上常与甘草等中药配伍使用以降低毒性,目前,对附子甘草的配伍大多停留在配伍后物质成分的分析以及电生理方面。研究发现Ca2+转运失调和细胞间电耦联障碍与心律失常密切相关,深入探讨次乌头碱与甘草苷配伍前后,钙调控蛋白CaM的表达和缝隙连接蛋白Cx43磷酸化状态的影响,从分子水平解释甘草苷对次乌头碱的减毒增效作用,对临床合理用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附子是中医临床常用的药,具有抗炎镇痛、抗肿瘤、调节免疫活性等活性,大毒,在临床上常与甘草等中药配伍使用以降低毒性,目前,对附子甘草的配伍大多停留在配伍后物质成分的分析以及电生理方面。研究发现Ca2+转运失调和细胞间电耦联障碍与心律失常密切相关,深入探讨次乌头碱与甘草苷配伍前后,钙调控蛋白CaM的表达和缝隙连接蛋白Cx43磷酸化状态的影响,从分子水平解释甘草苷对次乌头碱的减毒增效作用,对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本论文以大鼠乳鼠原代心肌细胞和成年Wistar大鼠为实验材料,应用荧光定量P
其他文献
天然抗癌植物性药物以其毒副作用小、生物活性强和不产生耐药性等优点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败酱草(Herba Patriniae)为败酱科植物白花败酱(Patrinia villosa Juss.)的全草,临床上广泛用于急性阑尾炎初起、无名肿痛、宫颈糜烂和癌症等。但是,有关败酱草总皂甙(Saponins of Patrinia villosa (Thunb.) Juss PVJ-S)抗宫颈癌的研究国
马莲鞍系萝藦科(Asclepiadaceae )马莲鞍属(Streptocaulon )植物马莲鞍(Streptocaulon griffithii Hook),又名老鸦嘴、南苦参、红马莲鞍、古羊藤、滕苦参等,木质藤本,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为传统的傣药之一。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止痛等功效,主治痢疾、湿热腹泻、心胃气痛、感冒发热、慢性肾炎、跌打损伤、肿痛、毒蛇咬伤、肿瘤等。马莲
本文采用气相色谱(GC)法对22个不同产地花椒果皮中的挥发油和脂肪酸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花椒挥发油和花椒脂肪酸的GC指纹图谱,并对各指纹图谱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及相似度评价,取得了以下主要结论:(1)建立了花椒果皮挥发油和脂肪酸的GC指纹图谱。其中,仪器精密度、重现性和稳定性的RSD均小于5%,试验结果稳定、可靠。(2)结合花椒挥发油含量排序和指纹图谱聚类分析结果,将22个花椒产地划分为6类。陕西凤县
巴东醉鱼草(Buddleja albiflora Hemsl.)是马钱科醉鱼草属植物。到目前为止,共发现该属植物100多种,我国分布有50多种。本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巴东醉鱼中的活性成分作了进一步分离,对其抑菌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并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法研究了巴东醉鱼草花和叶中挥发性成分的超临界CO_2提取工艺,并对不同萃取条件下的叶油和花油对3龄粘虫的熏蒸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
防风根烯类倍半萜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类天然产物,很多具有抗肿瘤、抗菌、抗氧化等活性。Heliannuol D是从向日葵提取物中得到的一个具有苯并七元环醚独特骨架的倍半萜,具有显著的化感活性。鉴于此,我们对这两类化合物的合成进行了研究。我们首次成功地应用Johnson-Claisen重排反应构建了这两类化合物的关键中间体,完成了目标物的合成,并对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防风根烯类
芳香型防风根烯类倍半萜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类天然产物,其中的许多化合物都具有很好的生理活性,例如抗真菌、抗病毒、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等活性;Heliannuol F具有很强的化感作用,其中(+)-Heliannuol F在10-8 M浓度下,对莴苣种子发芽的抑制率高达73 %。本论文对芳香型防风根烯倍半萜类化合物(±)姜黄根醇,(±)黄根二醇,(±)姜黄氢醌和(±)姜黄醌进行了全合成研究,并对He
目的本课题以露兜树属药用植物露兜树(Pandanus tectorius Soland.)根、根茎为对象,较系统分离和鉴定其化学成分,为阐明露兜簕药材的药效标示性化学成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①综合利用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聚酰胺柱层析,大孔树脂柱层析,制备液相和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等化学方法分离露兜簕的主要化学成分;综合利用NMR, MS, IR和UV等波谱学技术方法,解析和表征化合物结构。②柱前
目的:评价白藜芦醇对实验性兔骨关节炎软骨细胞产生IL-1β、iNOS蛋白的影响,阐明白藜芦醇治疗骨关节炎的可能机制。方法:36只新西兰大白兔,6-8个月龄,雌雄各半,体重1.5-2.5kg,随机留下6只(雌雄各3只),以作为健康对照组(A组),余下30只均以Hulth法复制膝模型。无菌条件下取右膝关节内侧纵切口长约2cm,显露膝关节,然后切断前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完整切除内侧半月板,术中注意保护
目的:1、建立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株OCM-1三维培养模型,为研究血管生成拟态(VM)形成的分子机制及针对VM的抗肿瘤疗法,提供有利的模型。2、研究不同浓度的姜黄素(Cur)对OCM-1细胞株VM形成的影响,探讨Cur是否可以通过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信号通路抑制VM的形成,以达到抗肿瘤的作用。为Cur抗肿瘤的临床应用及其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实验第一部分:体外三维
背景:调节性T(regulatory T, Treg)细胞是一群具有抑制其他免疫细胞功能的负调控细胞,可通过多种方式抑制抗肿瘤免疫反应。近年来,如何有效清除和控制Treg细胞已成为肿瘤免疫的研究热点。雷公藤甲素是雷公藤中抑制淋巴细胞增殖作用最强的单体,对多种淋巴细胞都有明显的抑制增殖的作用,但其对调节性T细胞的作用还未见报道。目的:研究雷公藤甲素对B16-F10荷瘤鼠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以及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