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湖北钉螺微卫星锚定PCR产物序列分析
[目的]分析安徽贵池、四川普格、福建福清、广西宜州4个种群湖北钉螺基因组DNA锚定PCR扩增产物,分析产物中微卫星序列的特点,分析微卫星的侧翼序列并以此设计扩增微卫星序列所需引物。
[方法]以(CA)8RY为引物对湖北钉螺基因组DNA进行微卫星锚定PCR扩增,对全部的159个扩增片段进行TA克隆后测定其中82个片段的核苷酸序列,用RepeatMasker软件来分析核苷酸序列中的微卫星及侧翼序列。
[结果]微卫星锚定PCR的扩增产物是湖北钉螺基因组DNA上的散在区域,不是微卫星序列,但扩增产物中含有微卫星序列,测序的82个片段中36个克隆片段含有微卫星序列。微卫星序列其侧翼序列有一定的保守性,同一个微卫星的侧翼序列多数情况下是相同的。(GA/CT)n、(TTAGGG/CCCTAA)n两类微卫星在4个钉螺种群中均有发现,(CAA)n仅在福建福清种群中发现,(TCTCTG)n仅在安徽贵池种群中发现,(GAA/TTC)n、(CAA/TTG)n、(CAT)n三种微卫星序列仅在四川普格种群中发现。
[结论]微卫星锚定PCR的扩增产物不是微卫星序列,锚定PCR结果的分析应当类似于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微卫星锚定PCR不能有效体现微卫星序列作为分子标记的优势;最佳做法应当根据微卫星的侧翼序列设计用于扩增微卫星序列的引物,对微卫星进行PCR扩增并进行分析。
第二部分四川普格钉螺微卫星遗传变异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目的]通过对四川普格县的湖北钉螺自然居群的微卫星遗传变异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初步了解当地钉螺遗传变异的空间结构,以探讨湖北钉螺自然居群遗传变异的空间分布特征。
[方法]采样时用GPS机记录每只钉螺的经纬度及海拔高度;通过预试验筛选5对SSR引物对166只湖北钉螺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将扩增条带作为等位基因分析;选择出现频率在15%-85%的72个扩增条带,运用等样本对频率方法划分14个距离等级,分别计算各距离等级的空间自相关系数MoransI,并对MoransI进行Z检验。
[结果]5对引物经PCR扩增共得到274个条带,这些扩增条带的平均多态信息量高达0.965,表现出很高的遗传多态性;39个微卫星扩增条带的遗传变异存在一定程度的空间结构,表现为不同模式的正空问自相关;根据这39个条带在14个距离等级上的平均MoransI值可以发现随着距离增大正空间自相关性逐渐减小,但未发现表现为负空间自相关的距离等级和条带。
[结论]四川普格县钉螺种群中微卫星遗传变异的空间分布表现为正空间自相关,空间自相关性随着距离增加而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