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快速的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生活质量的提升,同时也造成了城市人口的集聚以及城市居民工作以及精神上的压力,乡村旅游的出现为人们释放压力、拥抱自然提供了契机。随着乡村旅游的全面推进,打破了村民安宁的生活,乡村的生态、文化、聚落空间以及建筑风格等都悄然发生着改变。基于乡村旅游的根本诉求是寻求放松与转换心情,体验农家生活,但作为具有吸引力的环境(地域建筑的特性)成为不可或缺的主要因素,“千村一面”的场景是当前唯美主义的体现,是脱离人文情怀的过渡设计,阻碍了文脉的延续,破坏了乡愁,丢掉了乡村那份独有的“质朴之美”。过于追求表皮式的美化运动,只有外表而无内涵,只有功能而无审美,要以一种多眼光、多方位的视角定义美学:自然环境之美、乡土文化之美、空间场所之美以及地域建筑之美。乡村旅游时代背景下,那些旅游资源并不是很丰富的广大普通乡村又当如何发展,如何迎接乡村旅游带来的机遇,如何利用自身的地域优势,传承展现人们需要的美。论文以泾阳县乡村聚落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泾阳县乡村聚落空间美学特征进行剖析,并进行传承路径探索。首先对相关概念以及一些基础理论进行了解析,梳理了国内外对乡村聚落空间美学的相关研究文献,为论文奠定理论基础;然后以乡村聚落空间为载体,从美学构成的角度对泾阳县乡村聚落进行实地调研,收集大量的数据与照片,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三个层面展开论述,分析泾阳县乡村聚落存在的美学构成特征要素;基于前文,探析乡村旅游时代下乡村聚落的发展趋势,同时分析游客及村民对乡村聚落空间美的认知,在这些美学特征要素的基础上构建泾阳县乡村聚落空间美学评价体系,同时对泾阳县乡村聚落的美学特征进行验证;最终,对这些美学特征进行传承,为今后泾阳县乡村聚落以及其他地域乡村的发展指明方向。研究结论主要为:乡村聚落的外在形象认知在于其“山、水、田、巷、居”相互共融的空间格局,生态、生产以及生活之间相互交融的同时内部也表现出若即若离的形态,丰富了乡村聚落的空间肌理;内涵美则是乡村聚落那种简单的乡村生活与根植于田野的地域风土人情,具体表现在曲折变化的街道、多样化的巷道围合界面、复合有序的院落功能空间、和谐邻里居住单元以及独特的地域建筑等方面;结合乡村聚落空间美学评价体系对泾阳县乡村的美学特征进行验证,并从自然环境、乡土文化、空间特色以及地域建筑四个方面进行美学特征的传承,既满足村民的生活习性,又能服务于游客的各类空间组织,同时突出和展示了乡村聚落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