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藤碱衍生物SND-117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rent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全球发病率约为1%。其病理表现为关节滑膜炎和进行性关节破坏,致残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青藤碱是从中药青风藤中提取的生物碱单体,临床上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年,具有明确疗效,但也存在明显不足。为寻找高效的新一代青藤碱衍生物,我们课题组前期工作将两分子的青藤碱通过不同长度的连接体连接,合成了一系列青藤碱的二聚体衍生物。通过体外筛选,发现SND-117有着明显优于青藤碱的抗炎活性。本文利用小鼠胶原诱导型关节炎模型,考察SND-117在体内抗关节
其他文献
两性离子化合物分子链上同时具有正、负电荷,其独特的带电基团结构,能使其聚合物表面形成水合层,这种基于静电作用形成的水合层表面可有效阻抗非特异性蛋白吸附,赋予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因此,两性离子化合物在抗生物污染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磺胺两性离子作为其中的代表,因其具有强的水化作用和超低的生物吸附性能,加之价格低廉等优势,成为人们用于解决生物污染问题的重点研究对象。本文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
在本文中,我们采用过渡金属催化的Ar-Br键的解离反应,向金属卟啉的轴向位置上共价键合上对位取代的苯环和偶氮苯。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设计合成表征一系列了轴向Ⅷ金属-苯环共价键合的金属卟啉化合物(1a-1b,2a-2c,3a-3c)。分别以 Co(t)p、Rh(ttp)Cl 和 Ir(ttp)COCl为原料,通过过渡金属催化的Ar-Br键的解离反应,得到了目标产物。借助磁圆二色谱和时密度泛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