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控芯片上氧气梯度的建立及应用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gaolch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流控芯片是一种通过在微米尺度的结构中,操控纳升到皮升级流体或液滴,完成各种化学和生物学功能的微型装置,它具有消耗样品和试剂量少、混合速度快、样品间无交叉污染以及重复性好等优点,近年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由于能够实时准确地控制细胞的生长环境而不受或几乎很少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微流控芯片技术在细胞培养方面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细胞的共培养,3D培养等。近几年,在微流控芯片上建立缺氧模型,探究目标细胞在缺氧环境中的相关生物学行为更是多有报道。本文建立了一套能实现缺氧环境的微流控装置。不同于常见的微流控芯片上的缺氧模型,通过芯片结构的设计和化学反应的引入,本论文所构建的微流控装置不仅操作简单,而且形成的缺氧环境氧气浓度不单一,而是呈浓度梯度分布,并对不同的芯片结构、反应物的浓度和流速于氧气梯度分布的影响进行了探究。本文将所建立的氧气浓度梯度微流控芯片装置应用于心肌细胞的缺氧培养,探究了缺氧环境对细胞生长的影响,而且由于氧气梯度的存在,可以更加直接地比较不同氧气浓度对其造成影响程度的不同,同时探究了不同缺氧时间对心肌细胞生长状况的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检测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RORC2)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静脉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的表达,初步探讨RORC2在SLE免疫炎症反应中发挥作用的机理。方法选取SLE患者21例
目的通过调查问卷了解我市慢性精神病患者疾病负担及生活现状。方法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疾病家庭负担量表(FBS)对我市8县区农村620例慢性精神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评定。结
<正>(2003年11月15日) 科学研究和国外经验充分证明,公众营养状况是决定全民健康水平和人口素质、影响一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现代文明社会发展进程中人们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