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连接是语篇衔接的重要手段之一,它通过两个语段之间的关系来预示另一个语段的存在,从而建立起语段之间的衔接关系。连接手段的标记是各种连接词。连接词是语篇中的“谋篇机制”,它是语篇构建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英汉语篇的连接对比,分析两种语言的语篇连接成分的异同,深入探究其本质和原因,并运用研究成果指导英汉文本转换和英语教学。本文由三大部分组成:前言部分阐明写作本论文的目的和意义,回顾并总结了中西方学者在连接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尤其是韩礼德关于衔接理论的发展。正文部分包括从第一章到第五章的内容。第一章阐释与语篇连接对比有关的一些基本概念,如语篇、衔接和连贯等,对连接手段进行定义和分类,并简要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章根据韩礼德在《功能语法导论》中关于连接手段的新分类方法,详细说明英汉语中的连接手段,旨在列举英汉语中的连接词,以起到相同之处的比较作用。第三章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比较了连接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主要差异,即显性连接和隐性连接。汉语的隐性连接以零式连接居多,主要体现在紧缩句和四字格成语中。本章重点阐述汉语中的零式连接,并结合汉语实例,对四种类型(添加,转折,因果和时间)进行英汉对比分述。第四章分析英汉语连接差异的原因,如英汉语的形合意合问题、汉语的线性句问题、英汉民族在文化和思维模式上的差异问题。重点阐述形合与意合的关系,并深入探究形合意合的文化渊源。第五章根据连接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差异,讨论翻译连接标记时应采取的策略,分析连接对比研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和值得注意的几个方面。最后是结论部分。英汉语篇连接主要差异是英语多显性连接,而汉语多隐性连接,隐性连接主要表现在零式连接上。通过分析,原因在于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而这正是英汉民族在历史文化、哲学以及思维模式上的差异所致。正确认识这一现象,对英汉互译和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