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瘢痕(scar)的形成是组织损伤修复的正常过程,适度的瘢痕形成是一种生理性和自卫性的表现,然而过度增生则属于病理性改变。病理性瘢痕(abnormalscar)临床表现为局部组织增生、增厚、痛痒不适、活动受限,是整形外科,甚至是整个医学界工作和研究难点和热点之一。病理性瘢痕的发生机制至今尚未清楚,因此在治疗上难以取得突破。虽然目前临床上治疗病理性瘢痕的方法很多,但是尚没有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其中瘢痕皮回植能避免或减少自体皮肤的移植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治疗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缺乏相关的基础研究。
瘢痕形成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s)因素有关。MMPs是胶原降解的关键酶,能降解Ⅰ、Ⅱ、Ⅲ型胶原;其表达和活性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MMPs的调控以特异性的酶抑制剂(Tissueinhibitorofmetalloproteinases,TIMPs)最为重要,二者的平衡在机体内对稳定细胞外基质起着关键的作用。
目的:本研究应用兔耳模型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TIMP-1在病理性瘢痕经瘢痕皮回植术后组织中表达的变化,探讨瘢痕皮回植治疗病理性瘢痕的机制,从而为此种方法提供可能的理论依据。
方法:
1.兔耳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的制备:
健康新西兰兔,雌雄不限(不包括孕兔),清洁级,体重2±0.2kg。在兔耳腹侧面切除皮肤及软骨膜保留软骨,形成1×2cm的创面,上中下各一个,内外侧各一列,共120个创面。
2实验分组:
A组(正常对照组):即造模前切除之皮肤;
B组(增生瘢痕组):30天形成增生性瘢痕时取同侧耳廓一列增生性瘢痕组织;
C组(瘢痕皮回植术组):将同侧耳廓另外一列瘢痕块做瘢痕皮回植术,在术后28天的瘢痕组织。
3观察指标:
切除之兔耳皮肤及瘢痕组织,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制片。行HE染色和MASSON特殊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模型建立的情况;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各组皮肤MMP-1、TIMP-1的表达情况。
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模型的建立
创面处理30天后,观察增生性瘢痕形成情况。发现120个创面中有70个创面形成增生性瘢痕。兔耳瘢痕呈淡红或暗红色,质地较硬韧,局部隆起高于周围正常皮肤,厚度>0.5cm,且瘢痕向中心区呈现挛缩趋势,兔耳不平展,耳缘卷曲。
创面处理30天增生性瘢痕形成率为58.33%。沿原切口切开皮肤,完整切取同侧耳廓一列增生性瘢痕组织共35例瘢痕,即为实验B组观察例数。
在取材增生性瘢痕时,完整切取余35例增生性瘢痕组织,行经瘢痕皮回植术。术后28天观察,回植处瘢痕组织共形成30例,即为实验C组观察例数。回植术瘢痕造模成功率为85.71%。经瘢痕皮回植术后该区域皮肤较回植前颜色转淡,瘢痕未再增生、增厚,质地变软。
2HE染色结果观察:
正常对照A组:鳞状上皮薄,基底细胞层排列整齐,基底膜平坦,表面可见角化。皮下含有红染的纤维及平滑肌样组织,可见皮脂腺。
实验B组:鳞状上皮较正常对照A组明显增厚,基底细胞层增生,基底膜欠平滑。上皮表面可见角化,皮下为成片红染的纤维样组织-即为瘢痕组织,瘢痕组织内含少量炎细胞和血管成分。
实验C组:鳞状上皮仍较厚,基底细胞层增生,基底膜欠平滑。上皮表面可见角化,皮下成片红染的纤维样组织内,可见多量红细胞、炎细胞、血管和毛细血管。
3MASSON染色结果观察:
正常对照A组;鳞状上皮下,可见染色呈红色的平滑肌组织占有很大比例;在红色的平滑肌组织间,间有少量染成绿色的纤维组织。
实验B组:鳞状上皮下,几乎见不到染色呈红色的平滑肌组织;与正常对照A组相反,占有很大比例的是染成绿色的纤维组织。
实验C组:鳞状上皮下,占有很大比例的仍是染成绿色的纤维组织内,在纤维组织内可见较多炎细胞、血管及毛细血管。
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4.1MMP-1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A组:MMP-1在A组为阴性表达,半定量分析值1.70±0.48。
B组:MMP-1表达在表面鳞状上皮细胞和瘢痕组织中,半定量分析值为4.57±0.50。统计分析显示,MMP-1的表达较正常对照A组明显升高(P<0.01)C组:在形成的瘢痕组织和表面鳞状上皮和瘢痕中MMP-1表达,在上皮内中表层细胞表达明显增强,半定量分析值为5.33±0.61。统计分析表明,C组MMP-1的表达较正常对照A组明显升高(P<0.01),且较B组表达增强(P<0.01)。
4.2TIMP-1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A组TIMP-1在A组为阴性表达,半定量分析值1.90±0.32。
B组:瘢痕组织和表面鳞状上皮可见TIMP-1表达,在上皮内中底层细胞表达明显增强,半定量分析值为5.06±0.59。统计分析显示,B组TIMP-1的表达较正常对照A组明显升高(P<0.01)。
C组:在形成的瘢痕组织和表面鳞状上皮和瘢痕中TIMP-1表达,在上皮内以中层细胞表达明显,半定量分析值为4.23±0.43。统计分析表明,C组TIMP-1的表达较正常对照A组明显升高(P<0.01),且较B组表达减弱(P<0.01)。
结论:经兔耳可成功制成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皮回植术模型;瘢痰皮回植术瘢痕治疗的机制与瘢痕组织内MMP-1和TIMP-1表达增强有关:MMP-1表达增强较TIMP-1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