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个人观及其现实意义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xia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个人观是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和逻辑前提,并贯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始终。以往对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进行研究时,并没有看到个人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基础地位,而将马克思的理论误以为是一种重物不重人的经济决定论、经济发展论之类。马克思个人观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人与自身、他人、社会、自然的各个方面,而且其个人观的相关理论贯穿于经济理论、政治理论、社会理论等经典原著中。因而,对马克思个人观进行细致研究,应立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之上,综合运用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围绕马克思个人观的具体内容和现实意义,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论述。首先应对马克思个人观的思想渊源进行探究,了解马克思个人观由萌芽、探索、初步形成到完善和运用的各个发展阶段。其次必须从马克思个人观的内涵进行分析和掌握:“现实的个人”这一理论在马克思个人观中的具有独特地位,是其逻辑前提和理论立足点;个人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个人形态在三种不同的社会形态中的具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个人观的终极旨归和追求。最后,我们也必须看到对马克思的个人观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的需要,是准确把握新常态下个人发展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指导。从理论层面来看,对马克思“个人”理论进行细致、仔细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其“个人”观既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主要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从现实实践层面来看,对马克思个人观的深化研究,是回应当前我国凸显的个人问题的有效对策,对正确理解“个人”、把握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等现实问题,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近年来,内地青春电影作为最热门的电影类型之一,被众多学者、专家研究。其中怀旧类青春电影以回忆的手法,多元的视角呈现银幕,引发全民怀旧热潮。因而,这一类型影片值得被探
瞿秋白作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之一,他是第一个较为系统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者,他在翻译、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中国化的改造,让马
宗教事务管理属于国家行政管理的范畴,是一国政府进行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宗教事务管理的实际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宗教事务管理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最终影响国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