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古典诗词研究者叶嘉莹先生提出了诗歌“兴发感动之作用”的评诗标准,在这个理论中,她将感发分为“美感之感知,情意之感动和意趣之感发”三个层次,其中最高层次为诗歌意趣之感发。意趣感发即为超越了诗歌具体的形式方面的审美之感知和内容方面的情意之感动,而引发读者更广阔更高远的感受,形成了诗歌生生不已的巨大感发力量。叶嘉莹从古诗讲到唐诗,列举了最赏爱的三家诗人:陶渊明、杜甫和李商隐。叶嘉莹通过自己独特的感发理解,表明了诗歌给予读者的“兴发感动之作用”的观点。本文运用叶嘉莹的关于评诗的感发研究理论,论述了优秀诗作的感发正在于意趣方面的感发,同时也探讨了叶嘉莹没有讲到的宋诗也具备意趣之感发的特点,所以本文将叶嘉莹的意趣之感发理论和宋诗意趣之感发的特征结合起来,参照叶嘉莹“兴发感动”的理论对宋诗的意趣感发特点进行了补充性研究。论文主体共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概括地介绍了叶嘉莹“兴发感动”之意趣感发的理论含义,并将该理论内涵与宋诗意趣感发的特征进行了初步的比较研究。第二部分参照叶嘉莹的感发理论和具体作品的解读方法,列举了宋诗六位代表作家,分别从理趣之感发、情趣之感发、机趣之感发、兴趣之感发等由意趣之感发统摄之下的几大方面进行了较为具体的感发解读。通过对宋诗代表作家作品的具体感发理解,本文认为,宋诗不但符合叶嘉莹提出的“兴发感动之作用”的评诗标准,而且还更加鲜明地体现出“意趣之感发”的特点。第三部分对宋诗“兴发感动”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做了总结和评价。本文通过对宋诗意趣感发的审美表现的思考,补充和完善了叶嘉莹“兴发感动之作用”的理论。同时,本文通过具体诗作证明了叶嘉莹“兴发感动”理论适用于对宋诗的研究,从而进一步探讨了叶嘉莹“兴发感动之作用”理论的包容性和普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