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公书判清明集》(以下简称《清明集》)是一部官府公文与诉讼判词的分类汇编,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宋代司法实判集,汇集了南宋宁宗后期到理宗时期所发生的具有典型性代表的司法裁判409篇,官府公文66篇,共计475篇,并有附录7卷。《清明集》作为一部司法实判汇编,判词材料完全来源于现实生活,裁判依据也都是当时社会生活中实际适用的规则,这对于我们研究宋代社会的实际司法状况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古代中国以伦理立国,伦理纲常在法律制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传统司法审判中,官员们断案时所遵循的是人情-天理-国法的规则模式,援情裁判已成为司法实践的常态表现。通过对《清明集》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法律制度以臻于完善的宋代,司法审判并非仅依据法律裁判。本文将以《清明集》为研究对象,借助综合统计和个案结合整体的研究方法,从“情”的内涵、“情”在《清明集》中的适用特点、适用范围、积极效果与消极影响等几个方面就“情”在南宋司法审判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分析,试图说明宋代官员裁断案件时并非在法律规定之外任意的、笼统的、不加区分地援情裁判,从而更为全面地认识南宋司法审判的实际状况。文章首先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情”和传统司法实践中的“情”做了一个简单的说明,目的是从总体上对“情”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概念以及对“情”在我国古代司法审判中的运用有一个宏观上的把握。文章的第二部分是从《清明集》中的个案入手,考察南宋时期“情”在具体案件中的作用,及“情”在不同领域和不同性质案件中的适用情况,分析援情裁判的适用特点和适用范围。文章的第三部分是分析官员在援情裁判时,有所选择地援引不同的“情”裁判案件的原因。这些原因包括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发达的商品经济的影响,以及统治者的道德导向和官员们的司法价值取向。最后,笔者总结在南宋司法实践中,官员所援引的作为具体案件裁判依据的“情”主要表现为亲情、矜恤之情、尊卑之情和臆断之情。不同的情在不同领域、不同案件性质和不同地区的适用情况并不相同,诸如《清明集》中援情裁判的案件主要发生在县级以下,乡、里之中。同时,援情裁判主要适用于民事纠纷,刑事犯罪领域官员援情裁判的情况非常少。这体现了南宋司法实践中,官员并非在法律规定之外不加区分地任意援情裁判,而是根据不同领域、不同性质案件、不同地区选择适用不同的“情”进行裁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