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不断增强的影响力,来语源地中国进行汉语学习成为越来越多外国学生心中的首要选择项。来中国后,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对语言本身的学习以及中华文化的了解外,也不可避免地接触学校当地的地域文化,中华文化的复杂性和广博性让各地区的文化呈现不同特点,地域文化特有的风情、风韵浸润着一方土地,是一个区域内精神文明的积淀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大文化的支脉。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虽然学生在课堂上已经学习了普通话词汇以及相关中国文化知识,但是在课后的交际过程中有时候却达不到课堂上预设交际情境下应该达到的效果,这是因为实际的交际环境是在方言语境下,在这一语境下当地人的语言总是会夹杂着一定的普通话读音下的方言词汇,这让那些留学生对交际中的话语不是很理解,交际达不到应有的效果逐渐影响留学生对于目的语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考虑到这一情况,应当在教学中插入一定比例蕴含学校所在地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知识内容,一方面让留学生积极投入到目的语学习中,另一方面可以让地域文化内容成为教学活动的有益助力。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筛选地域文化内容,将能展现在对外汉语课堂上的地域文化知识分为两大类:方言词汇和地域文化项目,又根据具体地域文化情况细分为六小类,在此基础之上论述了地域文化知识融入对外汉语教学的必要性,通过分析新、旧HSK词汇大纲和综合类、文化类教材中包含的地域文化内容,总结出具体数据,并以此为数据基础,指出地域文化内容在教学过程存在被忽视的问题,揭示教材及大纲在地域文化内容设置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注意通行教科书中地域文化内容的扩展;编写蕴含地域文化特色的辅助读物;完善留学生高年级课程体系,开设方言选修课和地域文化体验课等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