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型批评是我国新时期引进的西方当代重要文学批评理论之一,在我国文学研究转型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它力图发现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各种意象、叙事结构和人物类型,找出它们背后的基本形式,并把一系列原型广泛应用于对作品的分析、阐释和评价,从而开辟了文学研究新的角度和空间。同时,改变了我们囿于传统文艺理论的思维习惯,也改变了过去我们将政治化、阶级化的批评模式视为唯一“手术刀”的批评方式。
本文试图改变以往用传统文艺理论方法研究曹禺剧作,紧紧抓住原型批评理论中的“魔怪意象”角度来切入研究曹禺早期剧作文本。本文根据弗莱对“魔怪意象”的三个分类:魔怪式的神灵原型、魔怪式的人的原型和魔怪式的其它世界的原型,对曹禺剧作,尤其是早期剧作,进行了原型解读,重新审视了曹禺剧作中的种种系列形象,为剧中人物做了一些现代心理阐释。
“魔怪”意识同神灵世界、心灵世界和生物世界之间的相互渗透透显了人类集体无意识在剧作者心灵深处的扎根,同时,也解释了曹禺剧作中时常为人所困惑的神秘感,而这种神秘感并非仅仅是一种神秘主义的写作手法可以解释、批评,它实质是一种潜藏在剧作者心灵深处而又难以名状的无意识外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