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近来有报道称,一个88岁的老年患者麻醉诱导前BIS值只有46,一个91岁的老年患者在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完全苏醒后BIS值也只有52。BIS的运算法则是建立在对大量健康青年志愿者在不同的麻醉状态的原始脑电数据的综合分析基础上。现有的BIS数据库不能很好地反应老年患者的BIS水平,故我们的研究着眼于监测成人不同年龄患者异丙酚靶控输注时BIS值,探索不同年龄组间异丙酚靶控输注血浆/效应室浓度(Cp/Ce)与BIS值之间剂量效应关系。方法:本研究共纳入80位患者,年龄分布从20岁到98岁,以10岁为一个年龄段分为8组。分组情况如下:20S组(20~29岁),30S组(30~39岁),40S组(40~49岁),50S组(50~59岁),60S组(60~69岁),70S组(70~79岁),80S组(80~89岁),90S组(90岁以上)。每组10例患者,分别有5位男性和5位女性。使用阿斯利康公司生产的专用于异丙酚靶控输注的TCI泵,既可以显示异丙酚的预计血浆浓度,还可以显示效应室浓度。在麻醉诱导期,异丙酚以1.5μg/ml开始靶控输注。插管后每30s增加0.5μg/ml,在2min内逐渐达到3.5μg/ml。并在麻醉维持期间保持3.5μg/ml靶控输注不调整。术中持续监测BIS值,记录患者体动反应消失(判断标准为OAA/S<2)和体动反应恢复时(OAA/S>2)、诱导前10分钟、麻醉维持1小时、麻醉苏醒期患者的BIS值,并记录患者体动反应消失和恢复时间。按设定的时间点抽取动脉血样,即异丙酚靶控输注即刻、1,3,5,7,10,13,16,19,30,60,90分钟、体动反应消失共13个时间点,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检测异丙酚的血药浓度。并按照抽取血样的时间点记录异丙酚的效应室浓度。结果:患者的体动反应消失和恢复时间、体动反应消失和恢复时的BIS值、体动反应消失时的异丙酚血浆和效应室浓度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化趋势大致可以以60岁为分界线,分成两组,即20~59岁较年轻组和60岁以上的老年组。体动反应消失时间,以及体动反应消失时的异丙酚血浆和效应室浓度,在整个研究的所有年龄段,呈逐渐下降的趋势。60岁之前的四个组下降缓慢,下降幅度保持在10~20%。而60岁以上的人群,这些指标变化幅度大,波动保持在50%以上。尤其是90岁以上年龄组变化最为明显。体动反应消失和恢复时的BIS值以及体动反应恢复的时间,都是随年龄增长逐渐延长。其中,体动反应恢复的时间,在60岁之前的较年轻组,增长不超过10%;而60岁以上的老年组,增长超过了50%。有趣的是,所有患者,从20岁到98岁,均在一个较小范围内的BIS水平体动反应消失,又在相似的BIS水平恢复体动反应。异丙酚血浆浓度在3.5μg/ml拟稳态时的BIS最大值和异丙酚半数有效浓度,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异丙酚与BIS的剂量效应曲线斜率也是减小的。由于检测的异丙酚血浆浓度与预计的血浆浓度差异在统计许可的范围内(10%),故描记异丙酚预计血浆浓度和预计效应室浓度与BIS的剂量效应曲线。在异丙酚血浆浓度较小,1μg/ml以内变化时,所有患者的BIS值基本都保持在一个水平不变。随着异丙酚血浆浓度逐渐增大,曲线依次向左移动。超过60岁的老年患者组与青年患者比较,显著左移27.1%;而超过80岁的患者组与60~69岁组比较,曲线左移18.8%。此外,在较年轻组的S型曲线正在急速下降时,老年组已经逐渐趋于平稳了。换句话说,异丙酚的血浆浓度达到2μg/ml以上时,老年患者BIS值基本稳定了。而且在曲线的下降支,较年轻组下降平缓,而老年组下降急速。意味着在某一浓度水平,年龄越大,在异丙酚血浆浓度发生微小变化时,BIS值可能经历了较大的变化。异丙酚效应室浓度与BIS量效曲线图,变化趋势与血浆浓度与BIS曲线一致。不过在曲线的下降支,所有年龄的患者下降都更为平缓。在全身麻醉的三阶段,即麻醉诱导前、麻醉维持平稳期和苏醒期的BIS值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降低,超过60岁的老年患者BIS值较低,超过80岁的老年患者BIS值下降得更低。结论:BIS是与年龄相关的脑功能分级。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动反应消失时的异丙酚血浆和效应室浓度降低。麻醉诱导和维持时,老年患者BIS值较年轻患者下降幅度大。在异丙酚血浆和效应室浓度变化较小时,可能引起老年患者BIS值明显波动,而且异丙酚血浆浓度的变化对BIS值的影响更突出。证实了异丙酚靶控输注时,年龄越大,对异丙酚浓度的变化越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