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课程形态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获取与之相对应的新的课程资源。把学生视为课程资源,称为学生课程资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部分,这是随着新课程改革产生的对课程资源的新认识,同时也引起了对它的研究。然而对学生课程资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学生课程资源概念的界定和分类的探讨上,对学生课程资源的开发仅仅被作为一种新的尝试而非系统性的教学实施过程,也因此出现学生课程资源开发碎片化、单一化的现象。随着课程改革和发展,新课程的实施,需要学生课程资源作为课程实施的前提和重要条件,因此研究学生课程资源开发对深化认识和利用学生课程资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生课程资源是指在课程活动过程中,存在于学生身上那些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以直接性、间接性、潜在性和显现性形式体现出来的知识、经验、智力、履历、个性、情感、态度、意志、价值观、性别和身体特征等以及反映学习情境、家庭背景、同伴关系及社区文化的履历性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课程资源的特点,以“四个子系统”课程资源理论、生成性课程资源理论、履历性课程资源理论、“师生双主体”课程资源理论为依据,编制调查内容,以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教师了解、认同学生课程资源,但理解不统一(占88.52%),对学生课程资源不研究、嫌麻烦;学校开发学生课程资源但缺乏有效管理;学生对学生课程资源开发态度积极,但开发频率低、不平衡,也不明确资源的来源;家长对学生课程资源开发的支持度、参与度较高,但偏重于开发知识类资源。从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学生课程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是:学校主要使用传统课程资源,68.85%的受访者认为学校不建设学生课程资源,开发方式单一;教师不开发学生课程资源,如不开发学生个性类资源人数占85.25%,不开发学生履历类资源人数占72.13%;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没有将学生这一因素包含在内,没有成立相应的开发共同体,60%的学生在课堂上从不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63.03%的学生不进行预习,72.12%的学生不参与校外的学习活动;家长只重视知识和分数,忽视学生课程资源的开发。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传统课程资源观的影响、教师缺乏学生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面对投入表现为难情绪、学生没有形成新的课程资源学习习惯、家校开发学生课程资源不协调。为解决学生课程资源开发的实际问题,提出的学生课程资源开发的改进策略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课程资源开发策略”:学校要确立新课程资源观,建立开发原则,构建开发体系,选择开发方法;教师要变知识的“专家”为高级“学习者”,变传递过程为讨论过程,变“评分者”为“评论家”;学生要组建开发的主体—“学习共同体”,以探究与合作的开发途径,实现意义建构的目标;家长要通过学生表达思想、实践活动、社区活动开发学生课程资源。
学生课程资源是指在课程活动过程中,存在于学生身上那些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以直接性、间接性、潜在性和显现性形式体现出来的知识、经验、智力、履历、个性、情感、态度、意志、价值观、性别和身体特征等以及反映学习情境、家庭背景、同伴关系及社区文化的履历性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课程资源的特点,以“四个子系统”课程资源理论、生成性课程资源理论、履历性课程资源理论、“师生双主体”课程资源理论为依据,编制调查内容,以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教师了解、认同学生课程资源,但理解不统一(占88.52%),对学生课程资源不研究、嫌麻烦;学校开发学生课程资源但缺乏有效管理;学生对学生课程资源开发态度积极,但开发频率低、不平衡,也不明确资源的来源;家长对学生课程资源开发的支持度、参与度较高,但偏重于开发知识类资源。从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学生课程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是:学校主要使用传统课程资源,68.85%的受访者认为学校不建设学生课程资源,开发方式单一;教师不开发学生课程资源,如不开发学生个性类资源人数占85.25%,不开发学生履历类资源人数占72.13%;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没有将学生这一因素包含在内,没有成立相应的开发共同体,60%的学生在课堂上从不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63.03%的学生不进行预习,72.12%的学生不参与校外的学习活动;家长只重视知识和分数,忽视学生课程资源的开发。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传统课程资源观的影响、教师缺乏学生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面对投入表现为难情绪、学生没有形成新的课程资源学习习惯、家校开发学生课程资源不协调。为解决学生课程资源开发的实际问题,提出的学生课程资源开发的改进策略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课程资源开发策略”:学校要确立新课程资源观,建立开发原则,构建开发体系,选择开发方法;教师要变知识的“专家”为高级“学习者”,变传递过程为讨论过程,变“评分者”为“评论家”;学生要组建开发的主体—“学习共同体”,以探究与合作的开发途径,实现意义建构的目标;家长要通过学生表达思想、实践活动、社区活动开发学生课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