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IPTV发展的政策困境与发展路径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he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PTV(网络电视)在全球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而在中国市场IPTV的发展则相对缓慢。这主要归因于我国电信和广电部门在IPTV发展主导权方面一直处于相互角力态势。目前,广电部门借助内容管制优势,对IPTV的发展实行牌照控制,限制非广电系企业进入。电信企业拥有丰富的运营经验和充足的资金实力,在原有业务领域的发展进入一定瓶颈期后已经将IPTV视作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产品。但囿于现有政策,现阶段电信企业发展IPTV需要和获得牌照的企业进行合作,且在业务发展过程中还常常会遭遇地方广电部门的阻挠。就IPTV自身来说,作为媒介融合的集大成者,在技术上已经非常成熟。现时在我国的发展困境主要还在于政策层面。也正是基于此,在下一阶段的发展中重点还在于厘清当前的相关政策,拓宽发展路径,促进IPTV的发展。而将希望完全寄托在短时间内政策解冻上并不现实,在这方面最主要的还是开拓思路。从满足用户的需求这个角度出发,IPTV在终端落地上不一定要始终围绕着电视进行,特别是电视有较强的传媒属性,而且广电部门正在布局数字电视。应主要秉承互联网的特征,借助计算机终端实现IPTV的大发展,让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看电视不失为一明智之举。而在电视终端的发展上,也要坚持互联网的属性。做到安装IPTV机顶盒的用户可以实现在“网上冲浪”,在技术上保证利用IPTV机顶盒可以进入互联网。可以说,IPTV要有持续发展能力,必须走向公共互联网,这样才能在发展中彰显出比较优势,获得用户的认可。从长远看,这也是未来实现媒介终端融合过程中必须顾及的一个问题。
其他文献
近二十几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消费主义作为“舶来品”开始在我国蔓延,并逐渐产生日益明显的社会影响。而电视媒介从诞生伊始似乎就是和消
人格,是个人在各种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动力组织与外在行为模式,是一种蕴含于内、形诸于外的统一体。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女性的人格与生活受到了极大的摧残与压抑,在社
时政新闻周刊,是以周或隔周为出版周期,以报道时事、政治新闻为主要内容,以深度报道、发表观点与评论为主旨,装帧成册发行,讲究封面设计及图片报道运用的期刊形式。  在各
我国的互联网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网站的建设已不仅仅局限于网站的宣传和推广,而是着眼于网站的品牌建设。品牌观念的树立是网站发展有序化、网站竞争激烈化的重
在越来越多使用自媒体维权成功后,人们选择自媒体来维权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多,自媒体之所以受到维权者的青睐,主要得益于其用户总量大,用户面广且用户粘度高,即有着良好的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