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关于身份的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for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跨文化交际中的身份研究在西方已经成为热点,而且在中国,这方面的研究也日益丰富。在当前文化日趋多样化及复杂化的形势下,掌握身份管理及协商能力已经成为一种必需。身份及相关理论方面的知识对于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意义重大。这些知识是文化教学所应介绍的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是文化教学的目标之一。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两个概念—身份和文化。身份是一个复杂的整体,与生活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它既使人们期待某种行为,又激发人们的行动。身份有三种:个人身份,关系身份,和社会身份。我们常用三个维度来解释身份的复杂性:广度,强度,和显著性。而且身份的显著性决定交际是属于人际的,文化内的,还是跨文化的。确立身份一般有两种方式:宣称和归因。我们可以通过采取某种身份所特有的行动的方式来宣称我们具有这种身份。而归因指的是别人赋予我们身份的过程。归因而来的身份是别人给予的而不是我们实现的。跨文化身份协商能力是身份管理和协商能力的总称。身份管理理论认为身份管理的核心是文化身份和关系身份,所以身份管理能力指的是有效管理这两种身份。这个理论同时解释了在跨文化关系中身份管理的三个阶段:尝试,牵绊,再协商。身份协商理论强调身份解释了跨文化交际的过程。这个理论同时介绍了跨文化身份协商能力的构成和衡量标准。跨文化身份协商能力由知识,留意,和技巧构成。能否合理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是衡量一个人跨文化身份协商能力的标准。第一章介绍的第二个概念是文化,文化是个复杂又多维的概念。我们必须牢记文化可以习得,这是文化教学的基础。文化表现为原理,目标,和手段。原理又叫世界观,是关于世界状态的抽象观点。它们属于文化知识中的事实知识部分。目标指的是世界应该具有的状态而不是它当前的状态。手段又叫做文化规范和准则。规范指的是关于某种类型的人应该干什么和不应该干什么的社会准则。从这点我们可以看出身份是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身份和文化都与交际密切相关,因此它们在学习跨文化交际中至关重要。文化以多种方式影响交际。交际是身份的反映同时又构成了身份。文化教学是基于认为语言和文化可以一起教授的主张。语言教学帮助学生掌握交际能力,而文化教学使学生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这个多文化的世界。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是第二章讨论的核心。在文化教学实践中,英语教师的身份是文化的传播者。我们从教师的自我形象和学生对他们的期待两方面来理解教师的身份。教师的教学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他们观念的影响。大多数教师意识到了介绍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学生最在乎的是教师对所教科目所具有的知识。在外语教学课堂上,知识既包括语言知识也包括文化知识。学生对外语教师的角色期待与其他教师相同,那就是,教师应该尽职尽责。同时学生希望教师是他们亲切的朋友,能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渴求。从定义上看,外语教育有着跨文化的特征。教授一门外语意味着向学生介绍一个文化上完全不同的世界。所以师生之间的交际可以被部分地看作是跨文化的。但是师生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人际关系,因为他们的关系身份要比文化身份更显著。由于外语教学的特点,文化差异决不会被看作障碍,而只是被看作自然存在的。大部分教师愿意将跨文化能力的培养结合到外语教学中,但这种意愿并未反映在他们当前的教学实践中。他们有意愿并不意味着他们将开展更为经常广泛的文化教学活动。从教学时间的分配上也可以明显看出目前文化教学只处于从属地位。他们仍然认为主要的教学目的是语言的教学。不仅如此,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依然愿意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他们更看重增强学生对外国文化的熟悉程度而不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文化教学的内容主要是具体文化信息的介绍。跨文化教学领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期待,要求教师掌握不同类型的文化知识,增加新的交际技巧,从而能够促进学生对跨文化能力的掌握。教师应该放弃传统的信息介绍的教学方法,而向跨文化能力培养方面发展。大多数教师愿意支持新提出的教学目标,并且已经向这个方向迈进。第三章集中讲述了学生跨文化身份协商能力的培养问题。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无论学生出国与否,他们都将面对一个多文化的世界。他们应该意识到他们作为地球村居民的身份,努力掌握跨文化技能。这种适应需要的技巧与能力与在熟悉环境中所用到的截然不同。跨文化身份协商能力将使他们在文化多样性的工作环境中有效工作。然后我们应该了解跨文化身份协商能力的内容和掌握它的方法。这种能力包含三个要素。第一个要素是与身份相关的知识。文化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这些知识包括特定文化中的人们使用的词语和手势,表现出的行为,信仰的价值观,珍视的象征物,等等。通常这些知识是属于特定文化的,只在那个文化的范围内有意义。除了特定文化的知识之外,具有跨文化能力的人同时需要具备一定量的关于文化总的知识,这将使他们能够应付外国文化的多样性。第二个要素是留意,这将使我们更加有适应性。留意的品质表现为创建新的范畴,欢迎新的信息,和接受新的观点等。当我们创建新的范畴时,我们就要考虑形势和背景等因素。一个留意的人会积极对变化的象征物作出反应,因此能采取有效的行动。这将建立起一个连续的反馈环,保持关系的平衡。一旦我们认识到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只有我们这种,我们将会更加宽容。每件事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留意并不是说我们要计划好与人交往的特定方式来确保得到某种结果,而是说我们要意识到多种可能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积极变通。人们的行为体现着他们的交际能力,具体说,是身份协商技巧或者叫做与身份相关的交际技巧。这是第三个要素。这些技巧包括学习文化并理解文化现象的能力,以及解释并阐述文化的能力。这些技巧反映出一个人是否能做正确的事,或是能够采取适应性的行动。行为与思考是密不可分的。如果一个人能采取动态的行动,那他/她就一定能适应变化着的环境。光有采取行动的潜力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让这种潜力在具体行动中得到实现。最后让我们通过两个学习模式来了解培养跨文化身份协商能力的方法。“演讲”模式试图揭示任何文化中任何类型的交际行为的所有重要方面。它由八个因素组成:场景,参与者,目标,行为(内容和次序),关键,手段,规范,类型。这个架构的每个部分都是一个非位的概念,对描述和理解文化具有潜在的重要意义。“棱柱”模式告诉我们培养跨文化身份协商能力的具体步骤:做好思想准备;回顾并学习;发现自己的优缺点;设定目标;发动全部能力。在这五步中,发现自己的优缺点应该被放在核心位置,因为这是必须被执行的第一步。训练培养的焦点是:规则,理智,技能。在最后一章里,笔者对教师,学生,和学校负责人提出了一些建议。作为身份形成的最后一个阶段,再协商使人们能够更加理性地反思他们的身份,从而改善他们的表现。为了促进学生对跨文化能力的掌握,教师首先需要展现跨文化能力。通过对自身文化教学观念的反思,教师需要更新观念,重新组织教学,并在相关领域开展研究。他们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学主张,争取达到文化教学对他们提出的新要求。他们可以选择有用的文化教学素材,组织有意义的课堂活动来开展文化教学。将来教师们还可以开展研究,探讨哪些因素会影响教师对培养跨文化能力的看法,或者是教师的教学观念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主要有两个因素会影响学习。第一个是需求或动机,需求是所有学习的根源。动机有两种:结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具有结合型动机的学生对外国文化持赞许的态度并能以欣赏的态度看待。这会带来良好的学习效果。具有工具型动机的学生学习英语只是为了通过考试,拿到学位,找个好工作。这种学习的效果不可能理想。在未来,学生将会面对具有挑战性的文化经历,如果他们想要以更有效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现在他们就必须在文化学习上投入更大的精力。第二个因素是先例或榜样,涉及的是实际的学习过程。先例来自于直接或间接的经验。通过它们我们会知道该去期待什么,或是怎样做才能满足我们未来的需要。因为学生原来的学习都是以教师为主体的,他们就习惯于学习老师教给的内容而不考虑自己想学什么想怎样学。教师和学生都乐于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因此他们身份的形成与发展也受学校负责人决定的影响。学校应该制定有效的政策,给教师提供更好的教育,并且通过参观学校或是交换学习项目给学生提供更多与目标文化直接接触的机会。
其他文献
以网民社会意识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嵌套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城市居民对农民接纳态度的因素,尤其是制度信任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城市居民的制度信任和社会信任程度对其接纳
一氧化氮(NO)是一种重要的信使分子,参与了血管、气道平滑肌的调节,神经递质的传递,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溶解及内分泌激素的释放过程,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既在机
数字化系统的投入使用,使部队传统的作训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本文在介绍美陆军主要数字化系统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其数字化作训策略.该作训策略主要包括系统集成、软件更
引言当系统可靠性必须保证而别无选择时,最好但也最昂贵的方法是,使用完全冗余的电路。但另一方面,故障的后果并不总能证明完全冗余导致的高额费用是合理的。这类系统只是依靠所
学习型组织是一种持续学习与转化的组织,从个人学习扩展到整个团队学习,并增强组织的创新能力。基于此理论,学习型图书馆需要个人的积极参与,也需要组织的顺势引导,并能为学习而组
家具用高分子台面板日益广泛的用于各类家具产品,随之而来的质量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不同物质的成分含量会直接影响台面板的质量。本文就如何选择适当的实验方法来进行
为了更好的发展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大力发展其生态旅游业,需要更好的对外宣传和推广,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为此,生态旅游导游词作为重要的对外交流工具,宣传和推广我国生态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