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探讨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在体外循环术中使用零平衡超滤是否能保护其肾功能的临床意义。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我科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并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行常规超滤conventional ultrafiltration(CUF)的病人30例、行零平衡超滤Zero balance Ultrafiltration(Z-BUF)的病人30例、取30例病人作为对照的三组病例。比较其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过程中不同超滤方式下对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术后肾功能相关指标以及对术后乳酸、hematocrit(HCT)以及血糖的影响,从而评价Z-BUF在心脏外科手术中的临床效果以及对于肾功能的保护作用。结果:取得所符合条件的患者总共有90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39例,年龄在30岁-75岁之间。行二尖瓣置换术43例,行主动脉瓣置换术35例,行主动脉瓣+二尖瓣置换术12例,其中术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合并左房血栓1例,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左房血栓1例,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左心房血栓4例,二尖瓣狭窄合并左心房血栓6例,陈旧性脑梗塞1例。术前有房颤29例,室早1例。入院时心功能Ⅱ级者35例,Ⅲ级者55例。炎症因子指标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interleukin-6(IL-6)示其在T1(术前)、T2(ECC前)节点三个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α指标显示CUF组和A组均在T3(ECC 20min时)节点开始有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在T5节点达到顶峰,CUF组在T6(术后48h)节点达到顶峰。CUF组和A组在T3(ECC 20min)、T4(术毕)、T5(术后24h)、T6(术后48h)节点对比Z-BUF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指标显示A组在T3(ECC 20min时)节点开始有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5(术后24h)节点达到顶峰。CUF组在T4(术毕)节点开始明显上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T3(ECC 20min时)节点对比CUF组及Z-BU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UF组和A组在T4(术毕)、T5(术后24h)、T6(术后48h)节点对比Z-BUF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相关指标blood urine nitrogen(BUN)、creatinine(Cr)示其在T1(术前)、T2(ECC前)、T3(ECC 20min时)节点三个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UN指标显示CUF组和A组均在T4(术毕)节点开始有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UF组和A组在均在T5(术后24h)节点达到顶峰。CUF组和A组在T4(术毕)、T5(术后24h)、T6(术后48h)节点对比Z-BUF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指标显示CUF组和A组均在T4(术毕)节点开始有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UF组和A组均在T4(术毕)节点达到顶峰。CUF组和A组在T4(术毕)、T5(术后24h)、T6(术后48h)节点对比Z-BUF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T在各个时间节点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UF组、Z-BUF组和A组术组内对比,术毕时和ECC前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酸水平在ECC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时CUF组和A组的乳酸值较对比Z-BUF组有明显增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24小时明显乳酸水平回落至同一水平。患者血糖水平CUF组和A组对比Z-BUF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数据术毕时同组对比ECC前有明显升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体外循环为非生理性的血液循环,血液与体外循环机管路接触,炎性介质的升高是目前无法有效避免的;零平衡超滤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术中BUN、Cr和乳酸水平;零平衡超滤对于炎性介质的滤过效果要有明显优势;零平衡超滤对于改善心脏瓣膜手术患者术后肾功能恢复具有一定作用,但单纯使用Z-BUF对于肾功能保护效果可能有限。联合改良超滤效果可能优于单纯使用一种超滤方式,其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