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贫困治理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大事。2013年,在湘西考察的习近平,作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随即全国贫困地区全面展开了“精准扶贫”工作。具有促进个体知识技能发展的本体功能和推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社会功能的教育领域,也得到了一系列的扶贫政策支持。中央在2015年11月召开的扶贫开发会议上明确提出,要把发展教育脱贫列入“五个一批”脱贫举措中,做到“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国家教育经费要继续向贫困地区倾斜、向基础教育倾斜、向职业教育倾斜、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办学条件”,一系列措施赋予了教育重要的使命。精准扶贫体系中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就是教育扶贫,体育又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体育扶贫在精准扶贫体系中占有独特的重要位置。尽管如此,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的地域发展差异导致的体育教育理念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之间的失衡,致使体育教育改革与基础教育改革的出现较为明显的脱节,尤其是在“精准扶贫”下国家级深度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的体育教育面临着不少不足和发展的困境,已成为政府在扶贫领域实施政策倾斜的重点领域,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育“精准扶贫”的广度和深度,将直接影响全国“精准扶贫”中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目标实现和质量保证。本文以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大宁县农村中心校体育教学为研究对象,中心校及其附属学校校领导及体育教师为调查对象,从精准扶贫的角度入手,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农村中心校体育教育配置现状,农村中心校体育教学开展现状,农村中心校体育教育扶贫政策认知情况,农村中心校体育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各中心校及附属学校的资源配置都得到了改善和提高,但还需进一步升级;教师的福利待遇总体满意度较高,但仍需在民间组织给予的补贴方面向城市教师和发达地区教师看齐。(2)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体育教师师资力量仍有不足,体育教学课时开展不足,校本课程开发不足;中心校学生的身体形态有了一定程度的强化,身体素质、速度素质、身体灵敏素质有较大幅度提高;部分场地和器材不符合课程的要求。(3)精准扶贫背景下影响农村中心校体育教学的因素中,体育教师福利待遇方面,体育教师周转房、体育教师的职称评聘和薪资待遇、体育教师培训和各项补贴对体育教学的影响最高;体育课程支持方面,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实施力度、大课间操的实施力度对体育教学影响最大;在教育精准扶贫政策角度,政府增加政府增加中心校体育教学专项资金制度和增设农村特设岗位制度对中心校体育教学影响最大;体育场地器材角度,体育场地建设制约了农村中心校体育教学的开展。针对上述结论,提出以下建议:进一步完善农村中心校体育教育政策,加大体育教育资金扶持力度,完善体育器材的配置;增加体育教师补贴,增加体育教师的业务培训,完善体育教师的职称评聘制度;增加体育专业教师岗位;按照学校建设标准尽量扩大场地,将有限的教育资源予以重新整合,提高体育场地和器材配备标准;继续推行农村中心校阳光体育活动,增加体育课时,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