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分析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skle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脑脊液特点及病毒性脑炎的预后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301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行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排除疑似病例将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病例按病原种类分为病脑组、结脑组、化脑组及隐脑组4个组,应用相关的统计描述分析其临床特征,对比各组脑脊液特点,并对其中的病毒性脑炎的预后行单因素相关分析(卡方或t检验),将得出的有相关性的单因素代入二分类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   1.病毒性脑(膜)炎是最常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中占71.76%,其次为结核性脑膜炎(占17.61%),而化脓性脑膜炎(占7.97%)及隐球菌性脑膜炎(占2.66%)相对较少。   2.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其中病毒性脑(膜)炎高发于5月及7月,结核性脑膜炎则高发于1月与3月,有明显的季节性。   3.对比各组脑脊液特点脑脊液压力和脑脊液糖含量:病脑组大致正常,其他三组有不同程度升高和降低,经统计分析病脑组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脊液氯化物:病脑组正常,在结脑、化脑、隐脑三组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尤以结脑组降低最为明显,结果显示结脑组与病脑组、结脑组与化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脊液蛋白及白细胞数:化脑组明显升高,与其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病毒性脑炎的预后研究中发现年龄、精神症状、脑脊液压力增高、脑脊液白细胞数增多、脑电图中重度异常、CT异常6个因素与预后有相关性,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则仅年龄、精神症状、脑电图中重度异常为病毒性脑炎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   结论:   1.病毒性脑(膜)炎是目前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2.病毒性脑(膜)炎及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其中病毒性脑(膜)炎高发于春末夏初,而结核性脑膜炎高发于冬末春初。   3.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仍是目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最重要手段。   4.高龄、出现精神症状及脑电图中重度异常为病毒性脑炎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检测不同糖耐量人群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VEGF-B)水平变化,探讨其与糖脂代谢、肥胖及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纳入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糖耐量异常者(IG
背景:临床上治疗髌骨骨折的内固定方式多种多样。目前,主要有AO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术、空心螺钉张力带内固定术、钢丝环扎术、记忆合金髌骨爪内固定术等[1]。但临床治疗效果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