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莱纳·维尔纳·法斯宾德,这位新德国电影最有成果的天才,以其深刻的电影主题、新颖的叙事手法、强烈的画面冲击力和丰富的生活内涵震动了70年代以来的世界影坛。在他仅有的13年的电影创作生涯中,为人们留下了43部电影,如果再加上由他主演的影片,这个数字就是60部。这些影片不仅在题材、风格上多样化,在数量上、质量上遥遥领先于电影界,而且至今仍然放射光芒,给我们心灵以震撼。但目前国内对法斯宾德的重视程度、研究深度与法斯宾德的艺术成就相比是不成正比的,我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一些研究观点至今仍有很大的影响。故本文结合最新引进的译介与音像资料,对法斯宾德电影做进一步系统、深入的研究。其中,关于法斯宾德电影中受存在主义影响的探讨,希望成为法斯宾德电影研究的一个有益补充。本文引言主要引出本文的研究视角,简要介绍了选题的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及本文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在论文的正文论述部分,将分为五个部分。第一,法斯宾德电影的创作概况。首先对法斯宾德的生平做了简介,然后结合法斯宾德的26部影片,把法斯宾德的电影创作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即从法斯宾德第一部影片《爱比死更冷》到《当心圣妓》的“极简主义电影”时期;以《四季商人》为分水岭的“通俗剧借鉴”时期;以《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为分水岭的“德国好莱坞电影”时期。这三个阶段的划分标准是法斯宾德在不同时期的电影创作中所呈现出的稳定的影像风格特征,故内容即是对法斯宾德电影创作脉络的梳理,也是对法斯宾德电影观(形成、发展、成熟)的梳理。第二,对法斯宾德电影的文化主题的分析。法斯宾德的电影总是被赋予个性化或社会化的内涵,而孤独、绝望与反抗则贯穿于有关个人与社会的主题。这部分以法斯宾德后期作品“女性四部曲”和《水手奎莱尔》为个案,从批判社会和关注自身两个角度探讨了法斯宾德电影的文化主题。其中,对《水手奎莱尔》的主题分析是一种新的尝试,同时,结合国内越来越丰富的法斯宾德访谈资料与音像资料,对“女性四部曲”中的女性形象研究中的某些误读提出自己新的观点。第三,对法斯宾德电影的影像风格的分析。法斯宾德拍的是“德国好莱坞电影”,它区别于美国的好莱坞电影的根本原因在于:法斯宾德试图赋予影片以深刻的思想内涵。这也正是法斯宾德拍片的初衷,“我让观众感觉和思考。”为达到这一效果,法斯宾德使用了间离与象征的手法。本部分重点讨论法斯宾德是如何运用电影语言表达技巧来阐释他的电影主题的。第四,进一步探究法斯宾德个性化的电影风格的成因,并归纳总结为四个部分:成长经历的印证、个体特质的投射、时代背景的影响、存在主义的浸润。其中,法斯宾德的创作受到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浸润是具有独创性的观点。第五,法斯宾德电影中的存在主义哲学观念。从在西方现代社会造成重大影响的存在主义哲学角度解读法斯宾德的电影创作,通过法斯宾德电影主题与存在主义哲学主题之间的关联,论述法斯宾德电影中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以及法斯宾德对存在主义的超越。最后,在结语部分中阐明了本论文于当下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