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以来,信贷资产证券化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并带动了非信贷资产的证券化。资产证券化产品已经成为金融市场上最具活力的产品。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而言,能加强经营管理、分散信用风险;对金融市场而言,能促进专业化分工、提高运作效率,连通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随着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在全球的发展,我国也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了资产证券化探索,但商业银行的正式试点是从2005年开始的。正当我国证券化试点力度不断加大时,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使试点工作陷入了停滞状态。因为次贷危机的原因之一就是资产证券化,所以资产证券化一度受到业界质疑,因此,我国资产证券化将何去何从,能否继续推行成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针对资产证券化在我国所处的困境,首先从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能解决我国金融体系的市场割裂和功能错位,加大商业银行流动性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加快推进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其次从我国信贷资产初具规模,投资需求持续增加等方面分析了在我国大力推行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并得出结论,要解决我国金融体系面临的系统性问题,商业银行实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是最好的方法,我国不但要搞,而且要逐渐将之从试点变为常态。最后通过对我国曾经试点过的ABS证券化案例的分析,指出案例存在缺陷和制约我国商业银行实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因素,然后提出解决制约因素的相关政策建议,随后还结合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提出我们要从这次危机中吸取教训,加强对基础资产的风险管理,加大监管力度,合理使用资产证券化这种创新工具,促进我国资产证券化顺利推进,金融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本文共分六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导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框架,以及研究的方法、创新和不足。第二章为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概述,先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含义进行了界定,随后详细描述了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一个核心原理和三个基本原理,并简单介绍了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分类,最后从资产证券化的参与者和操作流程两方面着手,介绍了证券化的交易过程,为全文的探索和分析作了理论上的铺垫。第三章主要针对我国资产证券化试点面临停顿的情况下,先介绍了试点的基本情况,然后从我国金融体系的市场割裂、功能错位,商业银行流动性差,风险日益增大等方面出发,重点分析了在目前情况下,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是解决这些问题最好的办法,是非常必要的。第四章主要从我国的信贷资产规模,投资需求和资本市场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通过各种数据和图表进行论证,得出我国商业银行实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是可行的结论,正是由于我国信贷规模的不断增大,投资需求的不断增强,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才使我国商业银行全面推广信贷资产证券化具备了可行的基本条件,并推动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由试点走向常态。第五章先介绍了我国曾经试点的资产支持证券案例,并分析了试点案例还存在的不足,并引出了制约我国商业银行实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因素:相关制度和法律法规还不完善,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设计还存在缺陷。第六章为推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相关建议,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实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关政策和建议,并结合美国次贷危机的分析,指出我国应从美国次贷危机中吸取教训,合理使用资产证券化这种工具,使我国的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得到不断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