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8年国共内战期间,国民党政府强力推动的金圆券改革,对当时中国经济的发展,国统区百姓的生活造成了难以估量的破坏。而这在当年有着相当重要影响的社会事件在当时的报刊报道中也有所反映。不同报纸所特有的办报宗旨,决定了其对于同一事件的报道叙事将会有着不同的立场与倾向。1948年的历史语境下,《中央日报》作为国民党党报,《大公报》作为独立民营报纸,《申报》作为被国民党当局控制的“准党报”,它们对于金圆券改革的报道及其舆论势必有所异同。总体看来,金圆券改革原先作为社会议题,后来逐渐在这三份报刊上发酵演变成媒介议题,二者的互动引领着当时社会舆论的走向。本文通过对这一时期《中央日报》、《大公报》、《申报》上有关金圆券改革议题的报道进行研究,考察这三份报纸在其时舆论场中扮演的角色是偏向于国民党当局,维护其摇摇欲坠的统治,亦或是偏向于民间立场,致力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建。 本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以宏观勾勒的手法,对近代中国政治经济语境的变迁进行纵向梳理,并对《中央日报》、《大公报》、《申报》的发展沿革进行概述,指出其自身的办报宗旨与近代中国政治经济语境的互动关系。旨在考察《中央日报》、《大公报》、《申报》在近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屡次重建中扮演的是什么样的角色。第二章引进1948年金圆券改革这一发生在近代中国历史节点上的重大事件,并指出其发生的历史语境,及其造成的重大影响。随后,本文将以《中央日报》、《大公报》、《申报》三重视野呈现这一历史事件,通过这一时期三份报纸的相关报道,展示不同媒介镜像中的金圆券改革。第三章对三份报纸中有关金圆券改革的报道进行比较研究。这一章将重点选取几个金圆券改革过程中的重大报道事件作为个案研究,包括“蒋经国打虎记”、“抢购风潮”等,将其置于三份报纸的视野下,通过内容分析,考察《中央日报》、《大公报》、《申报》三者言论倾向的异同。此外,本章还将对这一时期《中央日报》、《大公报》、《申报》三份报纸上有关金圆券改革的社论进行比较研究,以期深入地考察在金圆券改革这一事件中,这三份报纸所持有的立场和态度。第四章探究金圆券改革时期,《中央日报》、《大公报》、《申报》在其时国共内战时空下的政治认同问题,以及在金圆券改革过程中,作为报纸,《中央日报》、《大公报》、《申报》是如何参与当时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