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快速的菌种鉴定对于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恰当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对传染病的早期发现与治疗是早期控制其传播的前提。根据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及其基因分型方面的研究进展,本课题拟通过从菌种水平和基因型水平研究分枝杆菌分类,从而为临床快速、准确鉴定分枝杆菌菌种和分析结核病流行情况提供参考依据。在分枝杆菌菌种鉴定方面,本课题利用HPLC分析分枝菌酸和测序方法共同鉴定了118株经过对硝基苯甲酸培养基初筛的分枝杆菌临床分离菌株,结果发现有11株测序和分枝菌酸菌种鉴定方法结果相同的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与对硝基苯甲酸鉴定结果不一致,高压液相分枝菌酸分析鉴定与测序鉴定的符合率为91.53%,其中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鉴定的符合率为94.59%,非结核分枝杆菌为90.12%。据此认为利用分枝菌酸对临床分离的分枝杆菌进行菌种鉴定是一种快速、简便和准确的方法,对处置应急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以作为分枝杆菌菌种多相鉴定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子流行病学方面,本课题应用24位点MIRU分型方法对179株湖北和湖南省来源的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菌株进行基因分型,并结合患者信息和菌株耐药情况初步探讨了这个地区结核病流行特点。通过扩增24个位点的DNA产物,并用琼脂糖电泳分析,24位点的MIRU分型方法给出179种MIRU数据,达到菌株鉴定水平;通过聚类分析将179株结核分枝杆菌分为4个大的基因型:A基因型1.67%,B基因型13.96%,C基因型59.77%,D基因型24.58%;C基因型所占比例最大,可能为湖北和湖南地区主要流行基因型。对菌株耐药性和患者性别、初复治状态和地域分布分析,发现C基因型菌株的地域分布与其他基因型存在差异,即C基因型菌株在湖北省地区为主要流行株,进一步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可能原因,发现与菌株耐药性和患者性别、初复治状态无相关性,其具体原因还需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