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厦港片区自发性外部空间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lyialyia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国内面临大量旧城改造问题,但改造方式多为自上而下、技术理性地单向度规划操作,较少顾及老城区自发生长的原生特点及居民的真切体验。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厦门市厦港片区为例,在“自发性”的语境中,以宏观、中观和微观的视角对老城区的“外部空间”做以系统研究。  论文第二章和第三章作为基础章节,分别在对国内外相关案例总结和厦港外部空间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和整理了老城区外部空间的“自发性”表现,并得出初步结论——厦港是由自发建设和规划控制二者结合形成的老城区,且自发建设占主导地位。论文第四章作为核心章节,从厦港自发性的根源、自发性外部空间的形态特征、自发性特征在今天旧城改造中的作用意义等三方面入手,抽丝剥茧、层层递进,对厦港片区自发性外部空间进行详尽的分析与总结,并得出核心结论——厦港自发性外部空间具有适应性、生活性、平衡性和多样统一性,反映了使用者最真实的空间需求,在“无序”的表象下隐藏“有序”的逻辑和结构。论文第五章作为演绎章节,探讨厦港片区旧城改造策略,并提出最终结论——在旧城改造的实际操作中,应注意调研当地的自发性外部空间,提取有序规律及合理成分,并融合进自上而下的规划控制中,积极引导当地居民自发过程的良性发展,减少简单粗暴的人为干预。  本文的创新点有:从“自发性”角度对厦港片区的外部空间进行系统研究,总结出老城区在自发生长与形成过程中的规律与特征,并试图以此探索“自发性”在老城区改造更新中的作用与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环境污染与能源枯竭问题的日益严重,建筑的生态节能技术引起了广泛重视。作为相对落后的辽西地区村镇生态住宅的发展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是也蕴藏了巨大的研究潜力。由于生态
滨河传统街区拥有历史价值较高的建筑群,有独特的文化生活传统,及与其相互依存的周边环境。然而,由于滨河传统街区多位于旧城闹市处,普遍面临建筑物破旧,街巷拥挤不堪,基础设施老化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经济历经了三十余年的高速发展,而我国的建筑产业也随之突飞猛进。但这种“狂飙”式的发展,也伴随着一系列的隐忧,其中之一就是我国当代建筑评论的相对沉寂。
关中地区是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传统的农耕地区,村镇聚集区,农业人口密集区,生态环境脆弱。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格局中,农村面临的问题首当其冲。   由于规划界长期形成的“城市
侗族是中国南方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侗族在全国人口数目已经达到296万。现今的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广西、湖南三省毗邻区域以及湖北省西南局
快速城镇化的浪潮给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带来了极大的改变。但是在小城镇取得重大变化的同时,面临着风貌景观同质化的严重危机。因此,对小城镇风貌的保护和延续已经成为城市规划
近年来,国内高校校园的建设和改造明显增多,而在高校中多以长廊来作为教学楼与教学楼之间的链接形式,然而有些设计过于片面的在形式上强调美学意义,往往忽视了使用者的行为习惯和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大城市人口集中、用地紧张等问题日益突出。土地集约化发展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但在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不科学的开发方式。片面的追求高容积率
随着陆上交通方式飞速发展,高铁、动车逐渐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大量老火车站因功能、空间的不足遭到废弃,对老火车站的改扩建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候车空间作为火车站公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