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MRI对颈椎椎间隙、椎管及脊髓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wanggang34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动态MRI对正常人颈椎椎间隙、椎管及脊髓的临床应用研究目的:对正常青、中年志愿者行颈椎动态(三种)体位MRI扫描,测量椎间隙中间高度、椎管及脊髓矢状径,分析颈椎运动过程中椎间隙中间高度、椎管及脊髓矢状径的变化,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5月-2013年1月志愿者35名,男17名,女18名,平均年龄29.83±0.12岁。入选条件:身体健康,无颈肩部不适及神经症状,无颈部手术及外伤史,无椎管占位性病变及脊髓疾病,行常规MRI检查阴性者。应用GE公司3.0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受检者仰卧,以标准颈椎体位扫描作为中立位;在后枕垫枕垫,下颌尽量回收以达到胸骨为过屈位;肩下垫枕垫,颈部尽量后仰作为过伸位。行常规快速自旋回波FSE-T2WI矢状位扫描。测量椎间隙中间高度、椎管及脊髓矢状径。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测量结果1.1过屈位C3-4/C4-5/C5-6/C6-7椎间隙中间高度分别为5.89±0.14mm、5.96±0.13mm、6.17±0.14mm、6.44±0.13mm,中立位分别为6.39±0.10mm、6.32±0.13mm、6.69±0.11mm、7.03±0.12mm,过伸位分别为6.30±0.15mm、6.33±0.11mm、6.40±0.16mm、6.99±0.10mm。1.2过屈位C3-4/C4-5/C5-6/C6-7水平椎管矢状径分别为11.68±0.13mm、11.60±0.60mm、11.82±0.95mm、12.36±0.10mm,中立位分别为11.06±0.13mm、11.00±0.11mm、11.18±0.11mm、11.83±0.11mm,过伸位分别为10.60±0.18mm、10.48±0.16mm、10.67±0.15mm、11.35±0.15。1.3过屈位C3-4/C4-5/C5-6/C6-7水平脊髓矢状径分别为5.60±0.73mm、5.42±0.55mm、5.20±0.56mm、4.98±0.07mm,中立位分别为6.67±0.07mm、6.36±0.06mm、6.21±0.07mm、5.90±0.08mm,过伸位分别为6.84±0.68、6.56±0.06mm、6.43±0.06mm、6.10±0.09mm。2统计分析结果2.1C3-4/C4-5/C5-6/C6-7椎间隙中间高度随体位变化有统计学差异,过屈位与中立位、过屈位与过伸位有显著性差异(P<0.05),过伸位与中立位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过伸位与中立位时椎间隙中间高度无明显变化,但过屈位时引起椎间隙中间高度有所改变。2.2C3-4/C4-5/C5-6/C6-7水平椎管矢状径随体位变化有统计学差异,两两体位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椎管矢状径过屈位>中立位>过伸位。2.3C3-4/C4-5/C5-6/C6-7水平脊髓矢状径随体位变化有统计学差异,过屈位与中立位、过屈位与过伸位有显著性差异(P<0.05),过伸位与中立位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过屈位时牵拉引起脊髓变细,过伸位和中立位无明显变化。结论:1首次通过3.0T磁共振扫描仪获得C3-4/C4-5/C5-6/C6-7椎间隙中间高度在过屈位、中立位、过伸位的变化规律和正常值范围。2髓核位于椎间隙中间位置,椎间隙中间高度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椎间盘压力的大小,因此椎间隙中间高度的测量对椎间盘压力研究有重要意义。3通过对过屈位椎间隙中间高度的研究,为颈椎前屈位椎间盘压力增大理论,提供了数值依据。过伸位椎间隙中间高度与中立位相比如何变化,有何意义,仍需要进一步研究。4通过研究进一步验证了椎管及脊髓矢状径随体位变化规律,即椎管矢状径:过屈位>中立位>过伸位,脊髓矢状径:过屈位<中立位<过伸位。第二部分动态MRI对青中年人颈椎病的临床应用研究目的:对青中年行动态MRI检查,分析椎间隙中间高度、椎管及脊髓变化规律,对椎间盘突出、硬膜囊及脊髓受压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研究。方法:选取青中年颈椎病患者65名,男性30名,女性35名,平均年龄46.27±1.35岁。均行动态体位MRI矢状位及横轴位扫描,体位同第一部分所见;按照椎间盘退变分级(分级依据详见正文),对Ⅱ、Ⅲ、Ⅳ级椎间盘测量C3-4/C4-5/C5-6/C6-7椎间隙中间高度;计数三体位椎间盘突出部位、数量及硬膜囊、脊髓受压情况。结果:1Ⅱ级椎间盘过屈位C3-4/C4-5/C5-6/C6-7椎间隙中间高度分别为6.10±0.12mm、6.11±0.18mm、6.07±0.18mm、6.57±0.20mm,中立位分别为6.22±0.15mm、6.18±0.14mm、6.22±0.23mm、6.68±0.12mm,过伸位分别为6.31±0.11mm、6.29±0.10mm、6.35±0.15mm、6.79±0.15mm。Ⅲ级椎间盘过屈位C3-4/C4-5/C5-6/C6-7椎间隙中间高度分别为6.08±0.13mm、6.06±0.12mm、6.04±0.15mm、6.54±0.11mm,中立位分别为6.31±0.12mm、6.21±0.12mm、6.19±0.12mm、6.74±0.12mm,过伸位分别为6.30±0.12mm、6.37±0.11mm、6.36±0.14mm、6.87±0.09mm。 Ⅳ级椎间盘过屈位C3-4/C4-5/C5-6/C6-7椎间隙中间高度分别为5.89±0.19mm、5.81±0.11mm、5.11±0.17mm、6.47±0.11mm,中立位分别为6.12±0.11mm、6.00±0.10、5.00±0.12mm、6.56±0.14,过伸位分别为6.23±0.14mm、5.91±0.13mm、5.49±0.18mm、6.38±0.11mm。2过屈位检出椎间盘突出例数、节段数、硬膜囊受压节段数、脊髓受压节段数分别为27例、47个节段、45个节段、20个节段;中立位检出50例、96个节段、96个节段、27个节段;过伸位检出60例、123个节段、120个节段、69个节段。3按照椎间盘突出节段分类,检出一个椎间盘节段突出患者:过屈位14例、中立位17例、过伸位18例,两个节段突出分别为7例、13例、18例,三个节段突出分别为5例、13例、17例,四个节段突出分别为1例、7例、7例。结论:1Ⅱ、Ⅲ、Ⅳ级椎间盘退变所致椎间隙中间高度随体位变化不符合正常组(Ⅰ级椎间盘)变化规律,Ⅱ、Ⅲ级椎间盘退变所致椎间隙中间高度在过屈位较中立位降低,过伸位较中立位升高,提示颈椎功能单位在过伸位时趋于失稳;Ⅳ级椎间盘退变所致椎间隙中间高度随体位无明显变化,提示当颈椎间盘退变所致颈椎间隙中间高度明显变窄时,颈椎功能单位稳定性重建。2C5-6Ⅲ级椎间盘退变较多,所致椎间隙高度在中立位减低;C4-5、C5-6Ⅳ级椎间盘退变多于C3-4、C6-7椎间盘,所致椎间隙中间高度在三体位均明显减低。3过伸位提高了椎间盘突出、硬膜囊及脊髓受压的检出率,过屈位反之。中立位检查阴性伴有临床症状时,过伸体位可以提高椎间盘突出检出率。4对于Ⅲ级椎间盘退变所致脊髓受压,行动态MRI检查更有意义;Ⅳ级椎间盘退所致脊髓受压过屈位与中立位相比,过屈位无法降低检出率,过伸位与中立位相比,过伸位无法提高检出率,因此动态MRI检查对Ⅳ级椎间盘所致颈髓受压意义较小,而且易提高脊髓受损几率。
其他文献
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是一种将适合于企业的管理思想贯穿其中的企业管理系统。ERP系统的核心模块主要有进货、销售、库存、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ERP软件的生命周期长,软件
<正>小儿急性肠套叠是小儿外科急腹症中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国内外开展了多种治疗方法,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将有关治疗方法进展综述如下。1 在X线透视下钡剂或空气灌肠复位术早在50年
基于最差性能最优的稳健波束形成算法可以等价转换成加载样本矩阵求逆(LSMI)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求解方法,准确地计算出Lagrange乘数,给出了LSMI算法中的最优加载量,解决了对角加载
思想政治教育语言作为意识形态之家,发挥着特殊的社会教育功能和规范作用,向受众传输着特殊的思想政治理念和价值观。从实质上看,思想政治教育语言具有强制性与启发性共在、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的健康指导问题。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50例患者入院、出院时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出院时患者对糖尿病饮食、药物、运动知识及自我监测
红外弱小目标检测技术可以很好地弥补雷达探测仪对隐身目标探测的缺陷,因此受到各国研究人员的重视与研究,本文主要研究了天空背景下红外弱小目标的检测技术,主要工作内容及研究
本课题从未来城市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城市发展的无序蔓延以及城市交通与城市土地开发脱节等现状问题出发,研究了当前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相结合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并通
早产儿宫外生长迟缓的状况在NICU普遍存在,证据表明早期生长迟缓对早产儿有长期负面的影响,包括矮身材和不良的神经系统结局,影响到他们的远期健康。目前国内的许多调查数字
在数字信号处理领域,DSP的应用愈加广泛。随着DSP性能的不断提升和设备规模的不断增大,如何充分发挥DSP的性能优势以及如何提高复杂的实时并行系统的开发效率,成为DSP开发者所关
目的调查兰州市22个不同职业工作人员中颈椎病的流行病学现状及高危因素。方法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分层抽样22个职业的兰州市居民6 600人进行访问式调查,对有可疑症状者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