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Subgroup J of Avian leukosis virus, ALV-J)由外源性禽白血病病毒和禽内源性反转录病毒囊膜(E51)重组而形成,是一种新的禽白血病亚群。鸡群感染后除了能引起肿瘤外,还可导致免疫抑制,给养鸡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分析目前流行的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的分子特征,观察流行株感染对鸡疫苗的免疫反应的影响,对于认识了解四川地区当前流行毒株的分子变异情况和科学评价ALV-J感染对现有疫苗的免疫效果的具体影响显得十分重要。在2011年到2013年这3年时间里,我们通过用PCR的方法从中国四川省地区的839份血液和组织样品中共检测到了62份阳性样本,样本主要来自7个市县的14个鸡场,其中726份血液样品中,检出39份阳性样本;113份组织样品中,检出23份阳性样本。鸡群的平均感染率为7.4%。成功克隆并测序了20个样本的gp85基因,使用DNAsta软件与从GenBank上获得的其他一些参考毒株序列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20个阳性样品的gp85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87.3%~99.8%,与ALV-J原型株HPRS-103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7.3%~98.2%,与四川首例J亚型禽白血病分离株SCGS-1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7.9%~94.4%。以HPRS-103为参考株,发现了有两个独特的氨基酸突变位点在四川大部分的测序样品中呈现特征性的规律,分别位于第209位和246位。在20个测序样品中,E209K/N点突变占85%(17/20),其中突变为K的有14个,突变为N的有3个;E246K/N/R点突变占85%(17/20),其中突变为K的有12个、N的有4个及R的有1个。遗传进化分析表明,20个样品分别属于4个不同的分支。来自石棉的样品SM与其他样品的遗传距离最远。通过细胞培养,分离出1株ALV-J毒株并命名为SCYANC1260株。取1日龄白羽肉鸡,腹腔接种ALV-J株SCYANC1260病毒液,7日龄时通过点眼或滴鼻进行新支二联活疫苗的免疫,然后定期采血分离血清,用血凝抑制实验和ELISA实验分别测定NDV和IBV的抗体滴度。实验结果表明:新支二联活疫苗免疫14天后,ALV-J SCYANC1260株感染组的抗体水平显著低于未感染ALV-J组,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二者之间差异越来越大,从而证实ALV-J感染对ND和IB疫苗免疫反应有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总而言之,通过把本研究中获得的测序样品序列与GenBank上发表的其他参考毒株序列比对分析揭示了中国四川部分地区流行毒株的gp85基因的主要分子特征,该基因由于突变而产生的氨基酸变异可在一定程度上作为四川部分地区流行的ALV-J毒株的分子标记;论文也探讨了ALV-J感染对疫苗免疫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对指导ALV-J的防治和客观评价ALV-J感染对鸡病防治的影响提供了新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