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以来台湾电影同志角色的身份认同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at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湾电影是华语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历过辉煌没落困惑之后,台湾电影在摸索中慢慢前进,近几年连续出现了让人叫好又卖座的作品。纵观台湾电影市场,同志题材电影的兴起与发展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结合整个台湾社会的历史变迁,民众的国族认同意识,研究同志电影还是颇有意义的。总的来说台湾的电影产业与观众已突破过往对同志题材的排斥抗拒,能尝试接受和认同同志族群,但事实上,同志电影与主流电影的结合,仍停留在萌芽阶段,尚有许多议题层面值得开发。除了男同志、女同志的不同形象书写外,双性恋、酷儿族群等,相对来说依旧缺乏对外发声的管道,依旧停留在边缘、沉默的角落。而对于整个同志族群来说,在父权体制下,身份认同问题可谓是一个困境,从身份认同到族群认同再到社会认同,是一条曲折而艰难的路,但尽管如此,这一族群仍在努力,他们把希望得到理解和认同的诚意置于同志运动抑或是相关影像作品中,将电影作为一个发声渠道,借以让更多人了解这一群体,从而让认同之路少一些荆棘。本篇论文研究重点放在90年代以来台湾电影中同志角色的身份认同问题,用文本分析电影中同志角色自我身份认同的过程,继而通过对这些年此类型电影的梳理,从市场角度来分析社会对这类电影及角色的认同。希望可以对台湾酷儿电影及酷儿族群的身份认同问题具有研究价值及社会意义。论文首先从阐释酷儿理论出发,呈现全球化浪潮对酷儿理论的影响,引出酷儿电影在台湾的发展概况并浅析同志题材电影在台湾的盛行原因。接着以相关电影为例,展现在父权体制这个大的框架下,从对传统家庭观念的认同、解构父权对认同的影响来分析同志角色的自我身份认同之路,而自我认同的过程中又有对性意识启蒙与性别越界的探析。此类电影的市场策略也是本文研究的一部分,在对性别政治和性别意识研究的基础上,整理票房数据和口碑,对一系列酷儿电影进行大致梳理。台湾电影在90年代进入寒冬,多是由作者电影独撑大局,2000年后,台湾电影还在低潮中挣扎,新一代的电影创作者与叙事方式缓慢出笼,制片与行销也各自在艰难的产业结构里寻找突围之道。酷儿题材电影可谓是一个选择。台湾同志题材电影虽并不完全局限于青春成长题材,但不可讳言,2002年来卖座力与知名度高的电影恰恰就是同志恋情与青春成长相糅合的题材。这的确占据了同志形象的诠释权,亦有其影响力。可是电影里所呈现的同志认同问题也陷入了单一化,同样的故事说了再说,若没有深化叙事层次,复杂化生命经验,电影里的同志角色便会成为定了型的商品,便再无认同可言。因此,如何使此类题材电影主题更为丰富,叙事更为贴近生活,让普通受众通过电影作品更为深层次的感受并接受这一群体以及有兴趣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可能对于实现认同这一目的来说更具有其社会意义。
其他文献
日本东北大学工学研究科新近开发成功了一种能吸收高达 3% (质量 )氢气的钛系贮氢合金。传统的钒系贮氢合金最大吸氢量为 2 6% (质量 ) ,同时因其含钒量高达 15%以致造价很
期刊
汉语的韵律系统包括韵律的结构规则。根据韵律构词学理论,最小的能够自由运用的韵律单位是音步,韵律词至少是一个音步。汉语最基本的音步(韵律词)是两个音节,复合韵律词是两个音步
山东半岛濒临黄海和渤海,是我国最大的半岛,有长达3345千米的海岸线,近海海域面积15.95万平方千米,海湾200多个,渔业资源丰富,近海渔业生产是半岛蓝色经济的重要组成。山东省一直以
章江大桥是一座大跨度的飞燕式异型拱桥,为了测试该桥的力学性能和工作状态,对该桥进行了现场的静力和动力试验测试;通过建模计算和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正确评定该飞燕式异型拱的
第一次听说墨脱这个名字是从电视上。上世纪80年代初,新闻联播播过一条新闻:有一位来自西藏墨脱的全国人大代表,为了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步行了15天才到达有公路的地方。当时我
茱萸纹和穗云纹是汉代丝绸上极富代表性的装饰图案。前者是目前唯一能明确指认的植物纹样;后者则最为常见。本文通过仔细比对实物,梳理了两者各自的演化脉络,指出它们之间千
<正> 16世纪,从欧洲通往美洲,亚洲和非洲的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各主要国家随着本国资举主义经济的发展以及对外贸易的扩大,大力加强殖民掠夺,争夺海上和殖民地霸权与欧洲大陆
作为“舶来品”,MAB(工商管理硕士)进入中国已经有20多年历史,20年来他见证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轨迹,促进了中国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的不断创新和完善,也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各界精
一直以来,由于在银保合作、销售代理、监管制约等环节存在行为主体信息不对称现象,致使泰州人身保险市场上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的销售误导问题屡见不鲜。一方面严重损害保险消费
象征主义和新艺术运动是19世纪末流行于欧美的艺术运动。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文从它们的起源、流行的领域、表现的题材、艺术风格和衰落的原因等方面着手,分析了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