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耐量减低(IGT)是糖尿病(DM)的前期阶段,同时也是各种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高危因素。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流行的高发病,其持续增长的流行病学趋势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对于糖尿病早期的干预治疗已成为全球医务工作人员关注的重点。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的明显改变,以及迅速到来的人口老龄化,国民的疾病谱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糖尿病早期主要表现为葡萄糖调节受损,包括三种类型:空腹血糖损害(IFG)、糖耐量低减(IGT)、IFG与IGT并存(IFG+IGT).IGT的诊断标准为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与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正式公布的诊断标准:空腹血糖(FPG)<7.0mmol/L(126mg/dl),口服75g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7.8mmol/L(140mg/dl),且<11.1mmol/L(200mg/dl).其中IGT人群是最重要的糖尿病危险人群,而IGT阶段又具有高度的可逆性,因此IGT阶段的干预治疗是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时机。IGT患者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三多一少”症状亦不明显,多数患者于体检或因其他疾病检查而发现。中医认为IGT属于“脾瘅”、“消渴”等疾病范畴,对IGT患者进行干预治疗符合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本文对中医关于糖耐量减低的病因病机认识和治疗实践进行分析总结,发现IGT阶段以脾虚型最为多见,从病因及发病机制而言,IGT与脾的关系最为密切,大量临床实践从脾论治糖耐量低减亦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本文从理论探讨、临床研究两方面阐述了中医从脾论治糖耐量低减的研究概况,为在“治未病”思想指导下开展糖耐量减低的中医中药治疗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本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糖耐量低减的西医研究进展、糖耐量低减的中医研究进展及目前从脾论治糖耐量低减的研究概况。糖耐量低减的现代研究进展回顾了近些年国内外对糖耐量低减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包括糖耐量低减的诊断标准、发病的病因及危险因素、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特点、转归及目前国内外干预治疗现状及成果等。目前认为肥胖、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为其最主要的病因及危险因素,而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缺陷为其主要的发病机制,治疗上主要采用饮食、生活方式干预及降糖西药的干预治疗。但是,从患者的依从性、治疗效果及经济学角度看,这些治疗方式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研究与发展。糖耐量低减的中医研究进展从中医对糖耐量低减病因病机的认识、探讨及临床研究两个方面回顾了近些年中医中药在糖耐量低减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总结了各医家的不同观点及中药干预治疗糖耐量低减的进展。大部分医家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本虚主要是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及气、血、精、津、液的亏损,等,标实则指瘀血、水湿、痰浊、气滞等。治疗上根据虚实侧重的不同,或滋阴补肾,或益气养阴,或活血化瘀、化痰除湿,或疏肝解郁,或健脾益气、升阳化湿。同时结合针灸推拿、耳穴贴敷、气功导引等方法进行中医综合治疗。运脾疗法治疗糖耐量低减的研究概况从西医对于糖耐量低减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等研究及糖耐量低减的中医中药干预现况中,发现脾在糖耐量低减发生发展中的始动因素和关键作用,从中医对“脾”的解剖结构及功能的认识、脾与胰岛素生物作用机制的关系、历代医家对于“脾虚致消”病机的认识、目前从脾治疗糖耐量低减的临床效果及健脾中药降糖作用的药理研究等方面对国内外研究进行综合描述,归纳总结了运脾疗法治疗糖耐量低减的重要性,并对中医中药在目前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做了综述。本文亦结合长期跟随周鹰副主任医师临床实践体会。周鹰自1983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系毕业以来,始终位于中医临床、带教第一线,对临床常见病及疑难杂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本文回顾周鹰治疗糖耐量低减的临床病例,及搜集整理周鹰的论文、讲座录音、传记等反映其学术思想的相关资料,并结合跟随他门诊抄方求教经验心得,系统地整理总结了运脾疗法在糖耐量低减治疗中的重要性。周鹰重视饮食壅腻及情志郁结在IGT发病中的影响,辨证强调在定病性的基础上定量,治疗时注重因人因时治宜,用药以寒温并用,动静结合为特点,并强调身心同治,注重健脾益气贯穿始终,强调在应用药性的基础上应用药理,并注意条畅情志在IGT治疗中的作用。对患者的治疗,除了药物治疗,亦包括对患者情志心理、生活作息、饮食好恶的指导治疗。在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明确病因病机,结合现代诊疗手段和中医药理研究,灵活运用中医药治疗IGT,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糖,延缓或逆转IGT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