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明作为世界三大逻辑之一,然而,它的研究状况却令人担忧。因明在印度已经失传,在中国也一度沦为绝学。造成这种状况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明的实用价值没有挖掘出来,给人们形成一种因明无用的印象。因此,挖掘因明的实用价值、从新的角度,运用新的方法对因明进行创新研究,对于弘扬因明具有重要的作用。 从南北朝隋唐以后,随着佛经的翻译和佛教的传入,因明就陆续地传入我国,对我国的哲学、文学理论的发展都起到了促进作用。其中关于因明对中国哲学的影响,研究成果颇丰富。但在因明对中国文学理论的推动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方面,研究者相对较少。因明对中国古代文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心雕龙》和明清时期王夫之的《明诗评选》等文论作品。但由于年代久远,可供考证的资料很少,因明与《文心雕龙》的关系一直缺乏全面系统的论述,致使《文心雕龙》的创作是否受到因明的影响一直未成定论。廓清因明与《文心雕龙》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因明的知识论对中国文论的创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王夫之的诗学“现量”说。 因明的应用研究是整个因明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从中国文论创作的角度来研究因明无疑能够丰富因明研究的内容,推动其发展与传播。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采用历史文献研究、语用研究、辩证逻辑、认知逻辑等研究方法,就因明与《文心雕龙》以及《明诗评选》中的诗歌理论的关系进行分析和阐述,由此透视出因明的一些实用价值,同时也扩展了因明应用研究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