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望足球职业化的进程,日本比中国早一年开始足球联赛职业化改革,于一九九三年正式进行。在将近二十年的足球职业化历史发展过程中,日本足球在亚洲足坛以及国际赛场上节节高升,中国足球则一直徘徊在低谷。中国足球在职业化改革之前也就是1970年至1990年左右,与日本足球水平相比差距并不明显甚至还占尽上风。然而自足球职业化改革开始以来,与日本在国际重大比赛的交锋过程中,中国队经常以大比分落败,根据统计数据得出:自1990年开始到2012年,与日本队的交战记录则是2胜3平10负。这样的比赛结果客观的体现出中国职业足球水平与日本之间的真实差距。由于中日两国同处于东亚,在身体素质、历史文化及职业化足球改革时间上均较为接近,符合可比性原则。因此,针对上述客观事实,本文通过利用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维普资讯网、中国知网、山东省图书馆、国际足联网站、中国足协网站等,搜集整理了自1994年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以来至2012年有关中日两国职业足球的近150篇相关文献。并对中国足协相关人员、多名在高校中研究足球方面的教授,就中日两国职业足球运行机制的相关方面,以面对面的形式进行访谈。通过对中日职业足球运行机制相关的后备力量培养、联赛设置以及管理组织结构等关键环节的对比分析,剖析我国职业足球在这些层面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为今后我国职业足球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经过相关的研究与分析,本文得出的结论:首先,虽然中国足球市场自职业化改革开始至2010年期间各种舞弊行为泛滥,但是2010年中国足球掀起“打假风暴”,职业足球市场逐步步入正轨,随着我国政府对中国足球的高度重视,中国足球市场的前景还是一片大好的,我们应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中国足球。其次,在后备力量培养上看,日本足球重视普及、重视学校足球的开展、重视俱乐部梯队的建设以及建立相对应的选拔与输送机制。相对于日本,我国足球目前依然面临低下的普及率、混乱的培养渠道与输送机制,过分依赖经验主义等诸多问题。中国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滑坡。青少年足球开展状况从根本上决定了职业足球的从业人口和市场绩效,从各种数据来源看,我国青少年足球人才后继乏人是导致这个阶段市场和竞技成绩失败的一大原因。而导致足球后备人才匮乏的原因包括:职业足球大环境恶化;足球人口出路问题难解决;近年我国社会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和现有学校教育体制的约束等。日本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一直是日本足球普及的重点,在日本校园足球文化盛行,全国校园足球联赛多种多样,许多优秀的职业足球运动员,如本田圭佑,中村俊普等都是在普通高中球队中成长起来,最终踏上了日本J联赛的道路。再次,日本足球教练的培养也是足球运动普及的重点之一,日本足协每年定期举行足球教练员培训,不断更新足球教练员的教学训练方法和技巧。中国足球教练的培养一直被忽视,老一辈的职业足球教练员过多的凭借执教经验,年轻的优秀足球教练员又如凤毛麟角,优秀足球教练后继无人也是中国足球整体水平下降的一大重要因素。最后,中国足球运动员和裁判员培训机制不发达。一些“有问题”的裁判员之所以在退赃后又被赋予重任的原因是因为一个优秀的裁判员的培养需要漫长的过程,大面积的处罚裁判可能造成短期内缺少裁判并导致裁判总体水平下降。运动员的问题也与此类似,急功近利的球队对那些“涉假”球员网开一面也是因为国内优秀足球运动员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