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本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资本结构是企业融资行为的反应和融资途径、融资方式选择的结果,中外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企业资本结构的选择不仅影响企业的资本成本、经营绩效,而且影响企业的治理结构和企业价值的实现。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微观主体,其资本结构也必然对一个产业的发展以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本结构理论与其它学科的交叉研究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其中资本结构与产业组织理论的交叉研究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将产业组织理论引入资本结构研究的框架之中,使资本结构跳出以企业为研究主体、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微观范畴,成为产业发展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产业组织理论的引入使企业资本结构决策变得更为复杂,资本结构选择不仅是企业内部资源配置的结果,也是与外部环境和产业资源相协调的产物。
流通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通业不仅是市场化最早的行业,也是对外开放最早、开放程度最高的领域,流通企业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之中。在此背景下,提升流通企业竞争力、保障流通企业可持续发展就显得十分重要,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我国确立了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发展思路,加之进入“WTO”后时代,国内市场全面开放,国际竞争更加激烈,我国流通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更加迫切。然而,目前我国流通企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瓶颈就是资本约束和资本结构不合理问题。据IBM和联商网“聚焦零售业未来十年”的调查显示,影响中国零售业未来十年健康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资金出现问题导致供应链危机”。长期以来,我国流通企业缺乏有效的融资途径,融资渠道单一,资本结构偏离理论和实践判断上的合理域值,这不仅影响了流通企业的竞争力,也给流通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埋下隐患。
我国流通企业面临的资本困境,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和特定的政策、制度背景,是长期以来流通企业面临的内外部、宏微观、历史与现实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集中反应。产业组织理论和资本结构理论结合研究的目的就在于,从理论上解释某一特定行业企业资本结构形成的原因,揭示企业资本结构选择对企业价值以及企业发展的影响关系,为企业优化资本结构、选择更有效的融资途径提供理论指导。本文以资本结构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结合流通资本的特点和运行规律,对我国流通企业资本结构现状、成因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并探讨资本结构对流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流通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目标,探讨实现流通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的融资途径和金融支持体系。
论文主要包括七章内容。第一章是导论,重点阐述了我国流通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竞争压力以及发展、扩张中的资本困境,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说明本选题的研究价值。第二章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及文献回顾。本章以流通经济理论、资本结构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支撑,构建宏微观相结合、企业内外相结合、投资-融资相结合的一体化研究框架。
第三至七章是论文的重点,沿着“原因动态分析-现状静态描述-问题比较揭示-效果实证研究-对策建议”的逻辑思路展开对我国流通企业资本结构问题的系统研究。第三章追溯我国流通企业资本结构形成的历史演变,并对我国限额以上流通企业资本结构现状进行描述性统计,揭示流通企业资本结构的状态及特点,从历史演进视角分析流通企业资本结构形成的原因。本文认为,我国流通企业发展跨越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典型的演进性特征。解放前我国商业资本没有得到充分培育和发展;解放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流通企业没有独立存在的地位,流通业缺乏原始的资本积累;改革后,流通企业长期呈现以国家为唯一投资主体的一元化资本结构特征;“拨改贷”使流通企业在资本金缺位的情况下又加剧了利息成本负担,资本结构向银行为主导的高负债模式转变;民营资本、外资的引入使流通企业进入多元化资本结构时代,但资本市场的落后和金融工具的匮乏又使流通企业陷入自筹资金为主导的短期高负债模式,由此导致流通企业粗放经营、粗放发展等一系列问题。
第四章,以开放的视角对流通业上市公司与国内上市公司以及国外流通企业资本结构进行横向比较,揭示我国流通企业资本结构存在的问题。本章以绩效指标为判定资本结构优劣的简单标准,发现我国流通业上市公司长短期负债结构严重失衡,在销售利润率相对高的情况下,每股收益以及净资产收益率却远远低于国外企业。。
第五章,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分析。资本结构是企业融资行为的结果,本章从企业的角度,对影响企业资本结构决策的内外部因素进行分析。以动态、相关性的研究方法,分析外部因素对我国流通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以上市公司数据为例,运用逐步多元回归方法实证分析内部因素对流通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流通企业资本结构与经济周期、经济增长以及通货膨胀的关系符合经典资本结构理论的解释,而与利率波动无关,与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规模变化无关,仅与银行规模变化有关,这一结论耐人寻味,说明金融对我国流通企业外部融资的支持非常薄弱。而内部因素实证分析结果也出现了与经典理论不符合的问题,这正揭示了我国流通企业资本结构形成的独特性。
第六章,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我国流通企业资本结构对其持续发展产生的影响,以印证目前流通企业资本结构会产生怎样的后果。本文提出可持续发展的三层含义,即持续增长、均衡增长、有效增长,选择效能、效率、增长、发展四类12个指标构建企业可持续发展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反应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指标,以长短期负债率、有息和无息负债率分别为解释变量,构建多元回归模型,用既能反映时间序列又能反映截面数局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企业总体负债水平、有息负债、短期负债都不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长期负债影响不显著,但无息负债和短期负债对企业持续发展的负作用显著。
第七章,流通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目标与融资途径选择。本文提出我国流通企业资本结构三个递进的优化目标,即资本规模最大化、企业利润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适宜于不同的优化目标。多种融资途径是实现资本结构优化的前提,本文从宏微观两个方面提出了优化流通企业资本结构的建议。
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的研究方法定性研究了我国流通企业资本结构的现状、成因、问题;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多元回归、逐步回归等的统计、计量经济模型的实证研究方法定量地研究了我国流通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和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总之,本文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相结合,较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我国流通企业资本结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本文的创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本文将资本结构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结合的研究框架运用于流通资本研究,在理论研究上具有独到的推进作用和先验性。(2)本文提出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对我国流通企业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了初步判断,并实证研究了资本结构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使该领域研究更加深入。(3)本文从历史演进角度研究流通企业资本结构形成问题,拓展了资本结构研究的视角。(4)本文提出了构建专门的流通产业金融支持体系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