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舌鳞状细胞癌是最常见的口腔粘膜恶性肿瘤,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中的构成比最高,在我国约占32.3%,欧美国家报道约占21%~52%。近年来世界范围内除报道舌癌总体发病率升高外,发病率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并且恶性程度亦增高。舌癌常发生早期颈淋巴结转移,且转移率较高。目前对于舌癌主要采取以外科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为主的综合序列治疗,患者的5年生存率因而得到很大的提高,但远处转移及局部复发的问题并未完全解决。此外,手术后舌体不同程度的缺损常造成语言、咀嚼、吞咽等重要生理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有必要继续寻找减少远处转移、缩小局部切除范围、降低毒副作用的化学药物治疗手段来提高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维生素E琥珀酸酯(Vitamin E Succinate,VES)是天然维生素E的衍生物,近年的体内外研究表明,VES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生长抑制作用,而对正常细胞却无毒副作用,但其详细的分子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关于VES对肿瘤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乳腺癌、胃癌及前列腺癌等细胞系,对口腔癌细胞的作用报道较少。目的:观察VES对舌癌Tca811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初步探讨VES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及抑制其增殖的可能的分子机制;观察VES联合化疗药物平阳霉素(Pingyangmycin,PYM)对舌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相应的作用机制;为VES应用于舌癌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选取不同浓度的VES和PYM,单独或联合作用于Tca8113细胞。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状况及形态变化;MTT法检测其对细胞生长抑制率的影响;SABC法细胞免疫化学技术检测处理组与对照组FAS、CDK2蛋白表达情况;间接免疫荧光联合流式细胞仪技术定量比较细胞表面FAS蛋白处理组与对照组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进程的变化。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3.0软件和SAS8.2统计软件,采用卡方检验、卡方分割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析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取α=0.05为显著性检验水准。结果:1.VES可抑制Tca8113细胞的生长,其抑制效应与药物浓度、作用时间有关,处理组细胞生长抑制率显著上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长抑制曲线显示:其抑制效应随VES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生长抑制曲线逐渐升高。倒置显微下观察随着VES浓度升高、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生长增殖变慢、悬浮细胞增多。2.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VES作用于细胞后,与对照组相比,G1期细胞比例逐渐增加,S期细胞逐渐减少,细胞被阻滞于G1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图显示其G1期阻滞作用与VES浓度、作用时间成正比。3.20μg/ml VES作用48h后,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细胞的FAS、CDK2表达增强。细胞免疫化学显示:处理组FAS蛋白胞浆着色增强,处理组CDK2胞核黄染显著减弱;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显示:处理组细胞表面FAS蛋白表达增强,FI(荧光指数)>1.0。4.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10μg/ml、20μg/ml VES作用于Tca8113细胞24h、48h后,凋亡率明显增加,细胞的凋亡率与药物浓度、作用时间呈正比:即作用药物浓度越高、作用时间越长,其细胞的凋亡率越高,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0μg/ml VES作用于细胞48小时后,流式图上出现了典型的细胞凋亡峰。5.不同浓度的VES与PYM联合作用于Tca8113细胞后,MTT法检测显示:VES与PYM合用组的抑制率较二者单独应用组及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不同浓度的VES与PYM联合作用于Tca8113细胞后,经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显示:与二者单独应用组、对照组相比,合用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VES对Tca8113细胞具有生长抑制作用,其抑制效应具有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2.VES能影响Tca8113细胞的周期分布,有明显的阻滞作用,其阻滞作用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周期调控因子CDK2蛋白表达,从而阻滞细胞周期的进程,发挥抗肿瘤作用。3.VES对Tca8113细胞具有凋亡诱导作用;通过上调细胞凋亡相关蛋白FAS的表达从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可能是其抗肿瘤的途径之一。4.VES联合平阳霉素对Tca8113细胞具有显著地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能够增强平阳霉素的抗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