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是一种以语言符号为媒介的社会现象和文化活动,翻译的窘境和译者的隐身导致存异伦理的出现。翻译伦理指在翻译活动中对待文化他者的道德态度,是探究和认识翻译文化本质的主要维度。翻译伦理贯穿整个翻译实践和理论发展史。
鲁迅深受德国浪漫主义的影响。据美国学者劳伦斯·韦努蒂考察,鲁迅在1902年留学日本期间吸收了施莱尔马赫等人的德国浪漫主义的翻译思想,并将异化翻译与改造国民性结合起来。当时的中国与浪漫时期的德国情景基本相似,德国浪漫主义的存异思维丰富了德国文学和文化,成为“弱小”德国摆脱法国霸权的途径。鲁迅由此认识到德国浪漫主义翻译主张的意义,他把翻译上升为白话文学革命和民族主义的文化政治,提出了许多颇有远见的翻译理论,如“宁信而不顺”“硬译”等。
在西方,韦努蒂是存异翻译伦理的倡导者和忠实拥护者。为了改变翻译暴力,他提倡翻译的抵抗,彰显异域文本中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抵抗归化、流畅和透明,主张向霸权文化输入弱势文化的差异性,让译文读者亲自感知和体验异域文化。
韦努蒂的存异伦理与鲁迅的翻译观同根同源,但针对的是不同的文化情境,形成各自的特色。两人都主张“存异”,对异域文化中的异质情有独钟,反映出他们的存异伦理倾向。
本文由五章构成。第一章介绍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和方法。第二章是文章综述,梳理翻译伦理的发展脉络,总结国内外的理论发展历史。第三章论述翻译的存异伦理。本人采用历时研究法和比较法,梳理存异翻译伦理的发展脉络,解读存异伦理的翻译学意义并证明鲁迅的翻译思想和实践。第四章具体分析鲁迅的翻译理论和实践。鲁迅是近现代中国存异伦理的忠实践行者,将详加论述他的硬译、使用古语、释放语言剩余等存异伦理策略。第五章从道德、伦理的角度对翻译本质和功能做更深入的阐释,论述异化翻译伦理对主体文化建构的促进作用,并从存异伦理角度给予鲁迅合理解读。
鲁迅深受德国浪漫主义的影响。据美国学者劳伦斯·韦努蒂考察,鲁迅在1902年留学日本期间吸收了施莱尔马赫等人的德国浪漫主义的翻译思想,并将异化翻译与改造国民性结合起来。当时的中国与浪漫时期的德国情景基本相似,德国浪漫主义的存异思维丰富了德国文学和文化,成为“弱小”德国摆脱法国霸权的途径。鲁迅由此认识到德国浪漫主义翻译主张的意义,他把翻译上升为白话文学革命和民族主义的文化政治,提出了许多颇有远见的翻译理论,如“宁信而不顺”“硬译”等。
在西方,韦努蒂是存异翻译伦理的倡导者和忠实拥护者。为了改变翻译暴力,他提倡翻译的抵抗,彰显异域文本中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抵抗归化、流畅和透明,主张向霸权文化输入弱势文化的差异性,让译文读者亲自感知和体验异域文化。
韦努蒂的存异伦理与鲁迅的翻译观同根同源,但针对的是不同的文化情境,形成各自的特色。两人都主张“存异”,对异域文化中的异质情有独钟,反映出他们的存异伦理倾向。
本文由五章构成。第一章介绍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和方法。第二章是文章综述,梳理翻译伦理的发展脉络,总结国内外的理论发展历史。第三章论述翻译的存异伦理。本人采用历时研究法和比较法,梳理存异翻译伦理的发展脉络,解读存异伦理的翻译学意义并证明鲁迅的翻译思想和实践。第四章具体分析鲁迅的翻译理论和实践。鲁迅是近现代中国存异伦理的忠实践行者,将详加论述他的硬译、使用古语、释放语言剩余等存异伦理策略。第五章从道德、伦理的角度对翻译本质和功能做更深入的阐释,论述异化翻译伦理对主体文化建构的促进作用,并从存异伦理角度给予鲁迅合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