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现代历史小说创作的繁荣期,很多秉持不同创作理念的作家都投身于历史小说的创作,并对古代士人形象的塑造表现出特别的兴趣。他们借用历史小说的形式以现代人的身份对其所关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重新审视与言说,在与现实进行比照的过程中,自觉梳理了古代“士人”和当下的知识分子之间深刻的精神联系与道德传承关系。在三十年代内忧外患的社会现实中,现代知识分子参与现实政治的热望与“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士人精神形成了历史性的对接。本文第一章分析了三十年代历史小说中出现的四种士人类型,即:儒道圣贤、文臣策士、身罹国难的志士仁人以及来自民间的士人。作家们不仅从普通人的性格视角出发揭露其固有的人性弱点,还热情地赞扬了士人群体对于自身独立价值的珍视,歌颂了他们在艰难的历史境遇中所表现出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个人操守。这种对历史的追忆显示出现代知识分子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力图重整自身价值的宏愿。第二章从现实角度分析了三十年代的历史情境,说明了士人形象出现的主观和客观原因。作家们面对艰难的言说语境和统治者严密的“文化围剿”,努力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借以抒发自我情感的介质,以弥补因“失语”而造成的表达缺失。他们从古代士人的身上重新发掘出怀抱天下、忧国忧民的历史传统和自我价值的实现途径。中国古代士人与政治的特殊关系使得当下的知识分子进行了逻辑上的政治想象。第三章分析了士人形象塑造的艺术手法。作家们秉承历史小说讽喻世态的传统,通过大量的心理描写和直抒胸臆的方法改造了历史小说对故事情节的固有依赖。同时也通过转变转变叙述角度、运用反讽和象征的手法深化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但作家们也发觉,在历史小说这种特定题材表达的限制下,现代性精神的传达和运作空间是极其有限的,他们无法完全突破即有人物的历史局限来畅所欲言。在试图突破这种限制的时候,作家们以失掉审美意义为代价表达了自己对古代士人的政治理想和人格精神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