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喻研究源远流长,自亚里斯多德提出起一直受到修辞学家特别是哲学家的关注,而且在20世纪70年代欧美学术界几乎成为一种显学,在国际学术界更是形成了一种对隐喻进行跨学科研究的狂热。到了90年代,隐喻已经成为认知科学中的重要话题。韩礼德将隐喻引入语法领域,探讨了语法各层面意义表达的“变异”现象,形成了语法隐喻概念。此概念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特别是系统功能语言学家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已观察到了语气隐喻对语气表达的影响,并对其做了较细致的分类,但未对其判定标准做探讨和分析。此外,虽有国内学者观察到汉语善用语气助词而英语无语气助词这一语言现象,但未有学者将此引入英译汉领域,以表达由于语气隐喻而产生的特殊语气现象。本文拟对语气隐喻展开研究,抓住“从一个语气域向另一个语气域的转移”这一核心观点,对语气隐喻做更为详细的分类:陈述句表达祈使、疑问和感叹;祈使句表达陈述、疑问和感叹;疑问句表达陈述、祈使和感叹以及感叹句表达陈述、祈使和疑问等十二种语气隐喻,此外,虚拟语气句和反问句等特殊句式也可能表达如感叹,祈使等语气。表明各类语气隐喻都会带来语气表达的变异,并对其双重(多重)语义特征及判断标准做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汉语语气表达多借助语气助词的特点,对英语语气隐喻的汉译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本文语料从《傲慢与偏见》原著及孙致礼的汉译本中获取。作者将对其翻译进行评价:是否借助语气助词传达了英语中的语气隐喻现象,如没有,将给出修改建议,以实现语气的更好传达,从而更加成功地刻画人物心理,性格及人物关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