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教师自主发展的观念已被人们逐渐接受,但是,小学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从总体来看,他们的专业自主性不强,自主发展的实际水平比较低下。我们通过设计小学教师自主(专业)发展量表,对江西吉安市、重庆北碚区共计14所小学的260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 通过抽样调查,我们发现:教师自我发展的需求不强,动力不足;教师在行为与策略上的自我选择和导向不准确;教师自主发展的能力不尽人意;教师自主发展的实际成效偏低。究其原因,我们认为,在主观上,主要是因为教师的职业认同水平不高、教师对自我发展的实质和地位认识不足、时间和精力有限等;在客观上,则包括教师主体教育的缺失、专业发展环境的不利、教师的评价与管理体制不合理等因素。 持续的改革已把教师的发展问题推向了教育的前台,教师作为一种专业,其专业发展问题也因此成为教师教育中的重大课题。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上是在专业化目标的导向下,教师内在专业结构的自我提高。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当以这种理念为依据,不断引导、推动教师走自主(专业)发展道路。从理论层面上看,教师自主发展具有深厚的思想渊源,并以主体教育理论为直接思想依据;从教育实践层面来讲,小学教师自主发展的实现具有较大的现实可能性。 基于对教师自主发展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的认识,我们提出以个体(教师)和组织(教师教育、学校等)两个层面的变革和完善来促进小学教师自主发展:一是从个体成长角度,使小学教师在自我发展需要的驱动下,以专业的自我提高为根本目标,不断增强自我发展意识,加强专业发展过程的自主管理与规划,自觉进行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从而提高自我发展的水平;二是从组织层面建立、健全体制,加强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管理;重视教师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改革和完善教师评价制度:进一步推进教师的校本培训;营造良好的教师专业发展环境,籍此来改善小学教师的自主发展现状,切实提高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