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带石斑鱼吡哆醇、硫胺素、核黄素和烟酸的营养生理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0580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系统地进行了斜带石斑鱼(印inephelus coioides)吡哆醇、硫胺素、核黄素和烟酸的营养生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采用7组添加不同吡哆醇水平(0、1、2、4、8、16、32 mg kg<-1>饲料)的等氮等能纯化饲料,饲喂初始重14.83±0.31 g的斜带石斑鱼8周,研究饲料吡哆醇水平对斜带石斑鱼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实验进行至第3周,缺乏组开始出现死亡率高、抽搐、螺旋状游泳、刺激感受性亢进等症状;1 mg kg<-1>组在第6周时也出现轻微的螺旋状游泳。实验结束时,缺乏组脏体比、肝体比和全血血红蛋白浓度都低于添加组,而肥满度和脂体比在各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脾指数和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都在缺乏组显著低于添加组,且在各个处理组间呈现出相似的规律性,二者从两个不同的侧面展示了吡哆醇对斜带石斑鱼的免疫系统有影响。低剂量(0和1 mg kg<-1>)组肝脏氨基酸代谢酶谷丙转氨酶(GPT)活性显著低于其它添加组,表明其氨基酸代谢状态比其它添加组差。通过折线模型模拟得出,斜带石斑鱼用于维持正常的成活率、全血血红蛋白浓度、肝脏GPT活性和SOD活性所需的饲料吡哆醇水平分别为1.75,1.87,2.22和2.05 mg kg<-1>饲料,但考虑到GPT是氨基酸代谢的主要酶类之一,而氨基酸代谢在鱼类物质代谢中又极为重要,因此饲料中吡哆醇的添加水平应不低于2.22mgkg<-1>饲料。 (2)采用6组含有不同硫胺素水平(0.08、0.50、2.12、3.15、4.63、12.37mg kg<-1>饲料)的等氮等能纯化饲料,饲喂初始重16.97±0.14 g的斜带石斑鱼10周,研究饲料硫胺素水平对斜带石斑鱼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实验期间,缺乏组没有出现明显的表观缺乏症状。肥满度在低剂量(0.08和0.50 mg kg<->)组较高,而脏体比、肝体比、肝糖原含量和全血血红蛋白浓度在各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肝脏磷酸戊糖途径关键酶转酮醇酶活性在低剂量(0.08和0.50 mg kg<-1>)组低于其它添加组。斜带石斑鱼肝脏脂质过氧化程度在硫胺素缺乏组最高,但实验鱼的肝脏SOD活性不受饲料硫胺素水平的影响。综合考虑硫胺素对各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本研究认为斜带石斑鱼饲料中硫胺素含量应不小于3.15 mgkg<-1>饲料。 (3)采用6组添加不同核黄素水平(0、2、4、6、9、12 mg kg<-1>饲料)的等氮等能纯化饲料,饲喂初始重14.90±0.46 g的斜带石斑鱼12周,研究饲料核黄素水平对斜带石斑鱼氨基酸代谢酶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以及斜带石斑鱼饲料中适合的核黄素添加量。结果显示,增重率在缺乏组略低,在9 mg kg<-1>组最高。缺乏组全血血红蛋白浓度、肥满度、脏体比、肝体比和脂体比都低于各添加组,但没有出现其它明显的表观缺乏症状。摄食量、饲料系数和成活率在各组间均没有差异。肝脏D-氨基酸氧化酶(D-AAO)活性随着饲料核黄素水平的升高明显上升。与其它添加组相比,低剂量(和2 mg kg<-1>)组的肝脏GPI’活性较低,而GPT’活性系数(GPT-AC)较高,表明实验鱼的吡哆醇营养状况以及氨基酸代谢都受到核黄素营养状况的影响。考虑到氨基酸代谢对于鱼类的重要性,因而,在确定斜带石斑鱼的核黄素需要量时,除了使用生长或D-AAO活性等常规指标外,有必要同时考虑鱼体的氨基酸代谢受饲料核黄素水平影响的状况。综合考虑本实验中各生理生化指标受饲料中核黄素水平影响的情况,本研究认为,斜带石斑鱼饲料中核黄素的添加水平应不低于6.14 mg kg<-1>饲料。核黄素缺乏或不足导致实验鱼肝脏脂质过氧化程度较高,且与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H)活性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肝脏S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都在缺乏组显著低于添加组,且二者具有显著正相关性。饲料核黄素水平对实验鱼肝脏谷胱甘肽(GSH)浓度以及依赖于GSH的谷胱甘肽还原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谷胱甘肽转硫酶(GST)等抗氧化酶活性都没有显著性影响。 (4)采用4组等氮等能纯化饲料,核黄素/吡哆醇的添加量(mg kg<-1>饲料)分别为:I(0/0)、Ⅱ(0/50)、Ⅲ(200/0)和Ⅳ(200/50),饲喂初始重39.07±0.30g的斜带石斑鱼18天。从实验进行第10天起,吡哆醇和核黄素都缺乏的I组和只缺乏吡哆醇的Ⅲ组均出现高死亡率以及刺激感受性亢进、螺旋状游泳和抽搐等神经症状,而核黄素的缺乏加剧了吡哆醇缺乏症的发生。产生神经症状的直接原因之一是实验鱼脑部的谷氨酸含量较高。实验鱼的吡哆醇营养状况以及肝脏氨基酸代谢酶GPT。活性的变化分别受到饲料吡哆醇水平和核黄素水平的极显著性影响,并存在这两个因素间的交互作用。葡萄糖无氧酵解过程的标志酶之一乳酸脱氢酶(I,DH)的活性在吡哆醇和核黄素同时缺乏的I组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组,并分别受到饲料吡哆醇水平和核黄素水平的显著性影响。 (5)采用6组添加不同烟酸水平(0、5、10、25、50、80 mg kg<-1>饲料)的等氮等能纯化饲料,饲喂初始重6.35±0.20 g的斜带石斑鱼9周,研究饲料烟酸水平对斜带石斑鱼糖代谢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以及斜带石斑鱼饲料中适合的烟酸添加量。结果显示,缺乏组增重率比添加组略低,但没有出现其它明显的表观缺乏症状。肝脏NAD浓度在各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而NADP浓度随着饲料烟酸水平的升高呈线性上升,因而二者都不适合用于评价斜带石斑鱼的烟酸营养状况。肝脏磷酸戊糖途径关键酶G6PDH和6PGDH的活性在烟酸缺乏组都较低。肝脏糖酵解酶醛缩酶(ALD)和LDH活性在低剂量(0和5 mg kg<-1>)组高于其它添加组,而三羧酸循环关键酶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在添加量25 mg kg<-1>的各组都较低。在脑部,虽然ALD活性在各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但LDH和胆碱能系统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在低剂量(0和5mg kg<-1>)组低于其它添加组,表明烟酸缺乏或不足对实验鱼脑部的糖代谢和胆碱能系统都有影响。综合考虑烟酸对斜带石斑鱼各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情况,本研究认为,斜带石斑鱼饲料中烟酸的添加量不能低于27.50 mg kg<-1>饲料。烟酸缺乏导致实验鱼肝脏脂质过氧化程度较添加组高,而CAT活性在缺乏组最低。饲料烟酸水平对肝脏SOD活性、GSH浓度以及依赖于GSH的GSH-PX和GST等抗氧化酶活性没有都显著性影响。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主要探讨了同煤集团公司马脊梁矿自行研制的薄煤层综采设备的成功应用,并对其配套设备的技术改造及技术特征、工作面地质条件、综采设备的工艺参数优化及工作面工序合理匹配
本论文前三个章节研究了斜带石斑鱼对糖类物质的利用。第四章研究了杂交罗非鱼饲料中糖的适宜添加量,并与石斑鱼对糖的利用进行了比较。 主要结果包括如下7个部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