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利益的保护从古罗马时期便受到重视,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已经建立起相当系统完善的公益法律制度,预防和制裁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价值取向多元化,但法律制度不完善,公民法律意识薄弱和道德缺失,致使公共利益遭到严重损害。国有资产流失,环境污染,侵犯消费者权益,弱势群体基本权利保障缺失等愈演愈烈,尤其是近年来,直接危害群众生命健康的食品安全问题,重大水污染事故,集中出现的癌症村等严峻事实督促我国应尽快建立起民事公益诉讼法律制度。目前,我国已出台公益诉讼的原则性法律规定,但缺乏可操作性,未建立起相应的法律制度,公益保护难以落到实处。基于理论研究的推进和现实需求,本文对构建我国民事公益诉讼法律制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参考文献55篇。本文包括绪论、正文四章、结语三大部分。正文第一部分是阐述基本概念,从公共利益的界定入手,解决了公益诉讼的先决问题,进而介绍公益诉讼的历史沿革、概念和价值,最后提出和分析民事公益诉讼。第二部分从立法和司法角度讲述了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的现状,指明公益保护所面临的法律问题,论证了构建我国民事公益诉讼法律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三部分选取域外典型的民事公益诉讼法律制度予以介绍和对比分析,为构建我国民事公益诉讼法律制度提供有益借鉴。第四部分依据国情,提出了构建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的详细对策,包括立法、受案范围、原告资格和相关特别法律制度等。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研究提出符合我国实际,满足我国公共利益保护需求的诉讼制度,为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提供有益参考。本人学识浅薄,眼界有限,相关问题论述较为粗浅,有待日后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