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区基金会是中国社会组织领域的新事物,在我国起步相对较晚,故缺少相对成熟的理念与经验。社区基金会在国外已有百年历史,有相对成熟的可供借鉴的发展经验。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美国社区基金会参与社区治理的成功经验和启示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市第一家社区基金会——思诚朝阳门社区基金会的本土化的发展模式,依据资源依赖理论,探讨当前我国社区基金会在参与社区治理的进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总结既有成效、发掘潜在问题,尝试提出完善社区基金会参与社区治理的对策建议。 社区治理的核心是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社区基金会作为社区治理的创新形式,它起到了汇聚社区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公益慈善服务的平台的作用。本文以北京市思诚朝阳门社区基金会为例对社区基金会参与社区治理发挥的作用进行研究。首先对以往社区基金会参与社区治理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厘清我国社区治理现状,总结社区基金会参与社区治理优势、意义。总结我国社区基金会的运行模式,并且通过结合北京思诚朝阳门社区基金会的现实案例来分析社区基金会参与社区治理作用以及存在的不足。 根据资源依赖理论,社区基金会参与社区治理中发挥的作用主要受到内部资源建设和外部资源整合两方面的影响,组织内部资源主要包括其组织结构、人力资源和公信力资源;组织外部资源主要包括与政府、企业和社区居民的关系。其中组织外部资源的整合对社区基金会参与社区治理起更大的作用。基于以上的总结与分析,尝试从社区基金会的内部资源建设和外部资源整合这两个大方面提出完善社区基金会参与社区治理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