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股权集中度的提高,公司控制权也越来越集中,各种类型的上市公司中都普遍出现了控制权。控制权配置对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选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用。控制权配置与上市公司的关系问题成为公司治理的一个特殊而重要的内容,而提高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约束控制权行为、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更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控制权配置与融资方式的理论分析,提出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现象主要是因为我国当前特殊的控制权配置问题,控制权是影响上市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重要因素,这与国内大多数学者将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原因归结为股权融资成本偏低有所不同。本文将控制权配置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公司治理结构等制度性因素作为影响上市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控制权配置、融资方式选择、资本结构以及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后发现,由于控制权配置的不合理、国有股比重太大而导致公司治理结构失衡,即事实上的内部人控制,从而使得公司代理成本增加、业绩低下,经理人员有更大的权力,却缺乏有效约束,从而成为股权融资偏好的重要原因;反过来看,股权融资比例的扩大,又强化了内部人控制,进而增加了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难度。本文的研究表明我国当前特殊的控制权配置是影响上市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重要因素,控制权配置的变动会对融资方式的选择产生影响。本文的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配置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于是本文从控制权内部机制和外部控制权市场两个层次提出完善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配置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