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干预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omental autoimmuneencephalomyelitis,EAE)大鼠模型后,对脑红蛋白(neuroglobin,Ngb)、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oxide synthase,iNOS)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从而为多发性硬化(mutiple sclerosis,MS)的临床干预提供新的发展方向。方法选用清洁级健康雌性Wistar大鼠75只,完全随机分组分为正常对照组15只,EAE组15只,生理盐水(NS)+EAE组15只,依达拉奉干预组30只。其中将依达拉奉干预组分为小剂量组15只和大剂量组15只,根据动物与人的用药量换算方法,小(LDE组)、大剂量组(HDE组)分别按4mg/kg·d、10mg/kg·d剂量。随机将每组又分成第7天(5只)、第14天(5只)、第21天(5只)处死的亚组。EAE模型是通过给每只大鼠注射由完全弗氏佐剂和豚鼠脊髓生理盐水匀浆(guinea pig spinal cord homogenate,GPSCH)制备的抗原(0.5ml/只)诱导而成。免疫后当天给予干预组相应剂量的依达拉奉腹腔注射液,EAE组及生理盐水+EAE组不予以处理。比较各组大鼠发病情况和神经功能评分,在相应天数处死大鼠,并对脑脊髓进行HE、尼氏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炎性细胞、尼氏小体、及Ngb,iNOS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1.正常组中未见发病大鼠,EAE组发病率为86.67%,生理盐水+EAE组发病率为86.67%。HDE组和LDE组中的实验大鼠发病率均比EAE组明显降低(P<0.05)。EAE组和生理盐水+EAE组发病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HE染色观察显示:仅正常组未见炎性细胞浸润,其余四组均见大鼠脑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并在血管周围形成“袖套样”改变。3尼氏染色结果显示:正常组含尼氏小体阳性细胞数目最多,其余各组神经元细胞内都有不同程度的尼氏小体颗粒的减少或消失。4免疫组化观察:除正常组外,其他组均可见Ngb,iNOS的阳性表达。通过观察发现:炎性细胞浸润数、各阳性细胞表达情况与大鼠发病严重程度相一致。5.在第14天时,HDE组和LDE组的炎性细胞浸润数、Ngb、iNOS的阳性细胞表达数均明显小于同期EAE组(P<0.05),且HDE组的炎性程度均低于LDE组(P<0.05);而这两组的尼氏阳性数细胞明显多于同期EAE组(P<0.05)。第7天和21天中EAE组及生理盐水+EAE组炎性程度比14天明显减轻(P<0.05),而7天组和21天组之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 EAE实验大鼠模型的发病可能与Ngb和iNOS有关。2.依达拉奉对EAE大鼠模型可能具有神经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