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道主义强调一切从人性、人的本质出发,强调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和权利,主张“以人为中心”,以“人”为研究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其核心内容是关于人性、人的本质、人道、人权、人的价值和人的自由发展等问题的理论。从伦理学的角度看,人道主义是一种道德规范与准则,协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从价值学的角度看,人道主义又不失为一种价值取向,以人的自由、平等、博爱、民主为基础,满足人自身的需要。作为具体的实践活动,教学反映着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往,也透析出一种伦理道德关系。教学究竟如何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这是教学价值应该考虑的问题;教学如何正确协调师生关系,这是教学伦理应该考虑的问题。而人道主义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既为教学价值的实现提供了一种合理诉求,又符合了教学伦理道德的基本原则。基于此,本研究拟从价值论的角度入手,以哲学、伦理学和教育学等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梳理历代教学中的人道主义思想和分析当代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人道主义问题,试图建构一个人道主义教学理论体系,重塑师生人道主义情怀,最终促进人的文化生成。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引论。概述了本研究的背景、目的、内容、意义、思路和方法等方面,并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第二章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从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哲学、伦理学和教学哲学入手,分别为本研究提供了哲学层面、伦理学层面和教育学层面的理论支持。第三章为相关概念的基本阐释。界定了人道主义、人本主义、人文主义的相关概念,并对三者进行内涵的辨析。第四章为历史扫描。旨在通过对中西方古代、近代、现代与后现代教学中的人道主义思想的梳理,从更多的视角进行分析研究,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第五章为实践问题的分析与理论建构。在分析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人道主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作为目的的、方法论的、内容的人道主义教学理论。第六章为实践策略。无论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还是完善教学目的与过程,人道主义理论都将贯穿始终,而当代教学的价值追求,根本上就在于促进人的文化生成。结束语部分对本研究进行了概括性总结,反思了不足之处,并对进一步的研究做出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