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工程是国家特大型重点工程,管道网络分为一条干线和六条支干线,全长8036km。龙岗-西峡支干线为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工程的支线工程之一,起自四川省仪陇龙岗气田,向东北经四川省平昌县、通江县、万源市,陕西省镇巴县、紫阳县、汉滨区、旬阳县,湖北省郧西县,陕西省商南县,河南省淅川县,最后到达河南省西峡县重阳乡东湾,在此汇入主干线;总体呈南西~北东走向。管线总长约610km,设计管径1219mm,管压12MPa,年输气量300×108m3/a,管道沿线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地质灾害类型多样,对管道建设和安全运营存在较大威胁。通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可以了解管道沿线各类地质灾害分布及其发育规律、预测管线建设和运营后可能遭受的危害,为管道建设提供防灾、减灾和避灾依据,并且为确保管线安全,减少经济损失提供保障。因此,龙岗-西峡支干线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研究对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建设和安全运营具有指导意义,同时对其它遭受多种地质灾害的长距离管线工程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同样具有借鉴意义。论文首先对研究区的地质环境条件进行现场地灾调查、室内分析研究,尤其针对管道沿线的活动断裂,主要包括:秦岭南缘深断裂、临潭—山阳深断裂、石泉—安康深断裂、城口—房县深断裂等。首先研究了跨越断层埋地管道的地震反应情况,区域大地构造背景和构造体系,进而对沿线活动断裂进行了排查和活动度评定,得出沿线活动断裂均处于弱活动度状态下的结论。最后对管道敷设过程中,为应对活动断裂或者地震提出了工程抗震措施。通过现场调查和收集资料分析,研究区段内发育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滑坡、崩塌(危岩)、泥石流和潜在不稳定斜坡四种类型,主要分布在龙岗—西峡支干线前段的大巴山区、中段的汉江河谷和后段商南县境内的新开岭山区。本次评估工作共调查和发现管道评估范围内的地质灾害195处,其中崩塌29处、滑坡146处、泥石流14条、不稳定斜坡6处。查明研究区地质灾害类型,并对其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确定历史灾害分布密度、历史灾害规模、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多年平均降雨量、河流及沟谷发育程度、受地质灾害威胁管道长度、人类工程活动等影响地质灾害危险性的因素作为评价指标,按地质灾害危险性大、中、小三级划分各评价指标的危险性分级标准。将评估区划分为多个评价单元,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可拓学理论,对各单元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管道沿线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将模糊数学评估结果与可拓方法评估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两种评估方法所得的结果基本吻合,只有局部存在差异,评估结果和实际情况基本一致。此外,根据可拓方法评价结果,我们不仅可以得到具体的分区结果,还可以根据其等级变量特征值了解到评估结果的偏向程度,使得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更加确切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