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非氯吡格雷低反应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术(PCI)后口服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自2016年8月至2017年2月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病人。1、入选150例病人,按照口服药物的不同分为阿司匹联合氯吡格雷组(1组:88例)和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组(2组:62例);2、两组患者在最初入院时均按常规给予口服阿司匹林负荷量300mg,之后予以每天100mg维持剂量,入院时1组同时予以氯吡格雷(波立维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300mg负荷量口服,其后予以氯吡格雷(波立维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每天75mg维持剂量;入院时2组同时予以替格瑞洛(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180mg口服,其后每天90mg每天2次维持剂量;3、两组患者同时根据其适应症,依据个体化原则,每个病人可合并予以相应剂量的他汀类降脂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beta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硝酸脂类药物等配合治疗。4、在第一组每位患者口服相应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后24小时抽取静脉血2ml,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VASP磷酸化程度及血小板反应指数(PRI),并把PRI大于等于61%的患者排除在外;5、计划平均随访6个月,主要统计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临床情况(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脑卒中、靶血管血运重建、总体死亡例数、再发心绞痛及支架内血栓形成);6、主要终点事件为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次要终点为主要出血事件;并统计两组患者中不良反应(呼吸困难)的发生例数。结果在进行随访的6个月里,本研究观察到相比于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组的患者,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组的患者氯吡格雷患者的年龄更大、出现非ST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可能性更大。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组的主要终点事件(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为8.6%,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组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4.9%(P=0.42>0.05);相较于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组,轻微出血事件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组显着降低(1.7%VS11.5%;P=0.034<0.05)。在重大出血风险的发生率上来看,两组结果没有明确的差异,。在PCI术后的ACS患者的PRI<61%的患者中,相比于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组的治疗策略与血栓事件风险增加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呼吸困难方面,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组没有终点事件,替格瑞洛组共出现8例呼吸困难事件(0VS17.3%,p=0.007<0.05),替格瑞洛组的呼吸困难发生风险较氯吡格雷组明显升高。结论在PCI术后的ACS的PRI<61%的患者中,相比于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组的治疗策略与血栓事件风险增加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在降低次要出血事件上氯吡格雷要优于替格瑞洛,主要出血风险上两者没有明显差异,且呼吸困难不良反应上氯吡格雷明显优于替格瑞洛。